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科学家应该成为科普“排头兵”
徐晓兵
//www.workercn.cn2016-05-10来源: 兰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你想看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阵容”吗?中国科学院院士亲自主讲的科普报告会给你带来哪些特殊的感受?两次赴南极科考的科学家眼中的南极到底是什么样……这些市民平时见不到与听不到的,均可在5月14日至15日中科院近物所、寒旱所、兰州化物所举办的第十二届“公众科学日”开放活动中与你零距离、面对面。(详见《兰州日报》5月9日一版)

  “公众科学日”是国立科技研究机构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公众科学日”集中展示了中国科学院顶尖的科研设施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各种科普展览、科普展品、科普设施等供参观者亲身接触、体验。而院士、资深科学家、教授投入到活动中,更吸引了社会公众对科学的学前,对培养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都有直接助益。

  中国人缺乏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这是不争的事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证、求是、理性和批判,这是一切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而科学传播与普及无疑在科学精神的弘扬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任务和目标就是追求全面实现科学的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启迪民智,提升国民素质,让科学精神嵌入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改造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无疑站在科学技术一线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应该成为“排头兵”。

  但遗憾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科学传播普及活动经常出现科学家缺位的现象,反而是不少伪科学和披着科学外衣的“神棍”大行其道。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中国最大的科普网站“果壳网”曾对此专门进行过调研,调研报告的结论称,阻碍中国科学人传播科学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担忧被媒体曲解、考核体制不鼓励、缺乏发声渠道。比起国外的科学人,中国的科学人更不信任媒体。美英法德日的科学家,57%认为自己和媒体最近一次打交道的感觉“主要是愉快的”,46%认为媒体宣传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有着“主要是正面”的影响。可是在中国,65%的受访者则认为,“媒体会夸大其词或断章取义”。同时,在目前的科研考核体制中,没有针对科普的考核内容,科学家做科普普遍缺乏动力。除此之外,社会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度也让科学家和从事科普的工作者“气馁”。上世纪80年代,孩子们传阅最热门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而在今天,热门的却是《十万个冷笑话》。应试教育下,课本成为升学的“硬”载体,但同时也成为瓦解青少年科学兴趣的“祸首”。以至于在不少人看来,科普不是什么事,成绩才是大事。

  但是不少科研工作者却认为科普非常重要。已故两院院士师昌绪曾担心,科普不力将使青少年丧失对科学的兴趣,使中国科技人才遭遇“断代”。他还大声疾呼,国家应该在媒体上加大科普投入,以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国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而在“公众科学日”到来之际,很欣慰看到这么多顶尖的科研机构打开大门向公众开放,这么多科学家愿意站在普通公众面前讲解科学知识,让科学一下由高大上的神秘转化为普通人都能理解和感兴趣的质朴,充分体现了科学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当然,让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一下成为科普专家,也还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让科学精神内化于人心,科学必须要有感染力,如神父布道般的道德宣教显然是行不通的,那样的科学恭而不亲,敬而不爱。只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科学才是可亲可爱的科学。其次,培育科学精神要和人文精神融合传播,不分彼此,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全部心理期待和精神需求。正如科普专家、卡林加奖获得者李象益先生所言,科普选题方面要根据公众需求,从时代主题、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前沿科技等几个角度出发。把公众放在主体地位,让公众在科学环境里主动地探索和实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让公众在探索实践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