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暨南大学等水浸黑点的治理,无非是在这些地点增加了强排设施,局部提高了城市排水能力,广州整体排水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治理,怎么可能药到病除、永绝后患?
10日上午,广州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几乎全城水淹,许多路段交通陷入瘫痪。而为了治理水浸街,广州市近5年来已经投入超过4亿元。巨大的投入却未换来相应的治理效果,引发市民连连抱怨。
正如去年冬天广州那场雪,10日早上的水浸街也是“N年未遇”,一些水浸黑点简直成了泽国,车主们恨不得自己的爱车水陆两用,行人更是窘态十足……一场暴雨让广州进入“看海模式”,也浇出了广州治水的窘态。有人马上翻出广州近5年为治理水浸街投入超过4亿元的事实,以证明这4亿多元打了水漂。
说句公道话,要说广州治理水浸街毫无建树也不公平。老广州都知道,多年前,别说像10日上午的暴雨,哪怕一场大雨,“水浸指数”极高的暨南大学门前、中山一立交、岗顶等地区立马汪洋一片(暨大因此被戏称“威尼斯大学暨大分校”),经几年整治,这些地点“逢雨必浸”的情况已有所改观。可是,改观距离根治有多远,谁也不知道,就目前广州治理水浸街的方式,告别水浸街恐怕还要等上一些年头。
从公开报道来看,岗顶、暨南大学等水浸黑点的治理,无非是在这些地点增加了强排设施,局部提高了城市排水能力,广州整体排水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治理,怎么可能药到病除、永绝后患?广州之前的污水处理亦是如此,几年时间花了近500亿元,公众也没有见到什么成效,河涌和过去一样黑、一样臭。原因何在?只治水不截污,治标不治本,结果遭遇“系统性失败”。有人总结出“广州式治水”模式:花了很多的钱,管了几天的时间,喧嚣过去,又恢复了往日容颜。可见,广州在水浸街与污水治理上,思路一脉相承。就这种思路,就算投入400亿元,恐怕也无法根治水浸街。
地处南国的广州,水网交错,水道纵横,有着水浸街传统,亦有着天然的排水优势。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水泥硬底化,广州逐渐变成一个巨型“硬壳城市”,原本可以自由呼吸、自然吐纳的地下微循环系统被堵死,暴雨来了无法就地消化,便容易发生水浸街。因此,城市治理水浸街,要从建设“海绵城市”的高度着眼,让城市生态水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呼吸,传统思路难以打破“逢雨看海”困局。
打造“海绵城市”是个宏大议题,既有理论需要突破,更有实践等待探索,远不是提升局部强排能力、疏通地下管道那么简单。需要从立法、规划、技术标准等层面,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还要从多元资本投入、多部门联合行政等角度,推动“海绵城市”落实。而现时,包括广州在内,“海绵城市”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多少实质进展。
编外谈:站票座票同价,合理与否?(晨思) 2014-01-23 |
王慧敏:命运所赠 早有标价 2014-04-29 |
新京报:接盘亚运会,中国城市别操心了 2014-05-09 |
下水道这个“城市的良心”到底怎么了? 2014-05-13 |
不可轻易触底线 2014-06-06 |
王江涛:放生老鼠:伪善何时入正途 2014-11-17 |
看学校定薪资唯学历论难消 2014-11-24 |
王德华:贪腐,别糟蹋爱情 2015-01-21 |
陈君:武汉“看海”究竟何时休? 2015-07-24 |
连海平:最长情的灯会,最温情的遗产 2015-09-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