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高职院校不能缺席“世界一流”创建
王寿斌
//www.workercn.cn2016-05-23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中央宣传部、中直机关工委等多部门在京举行的“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九场报告会。在题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的报告中,袁贵仁指出:“‘十三五’时期,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我国,虽然有清华、北大等一大批国内品牌高校让人景仰,但与许多国际名校相比,我国高校的总体办学水平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期待,“钱学森之问”的长期无解,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焦虑。袁贵仁部长的此番表述,不仅坦诚地承认了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的现实差距,而且还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来推动世界一流高校建设的路径,这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层面的决心,看到了教育振兴的希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一重大的国家战略中,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却未被包括在“高等学校”和“大学”之中。至少有两点可以作为证明,一是“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是“学科”建设,体现了研究型本科高校的独有特征,与高职院校不属同一个话语体系;二是“统筹推进”的只是学校与学科,而非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齐头并进。这样的表述和决策,显然会让高职院校,尤其是那些响应国家号召正在积极准备转向技术应用型办学的本科院校比较受伤,而且很难理解。

  要说这一国家战略的亮点,当数其着眼点的长远,也是最终的宏伟目标,“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综合实力”显然说的不是自评,最终还得拉到国际舞台上“遛遛”,唯凭“国际竞争力”讲话。

  而事实上,毋庸讳言,我国本科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有较大的空间,还有许多的路要走,尤其是体系结构的调整还不可能一蹴而就。倒是与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科技进步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和普适性,不仅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平等竞争,而且还能通过国际交流获得成长,通过国际项目和国际需求谋划拓展。如果说中职教育更具国内区域服务的特征,那么,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更大发展和突破。

  当前,国家层面的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都在如火如荼地有序开展。不久的将来,高职教育将会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生力军,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发展的发动机,成为引导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引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将高职院校纳入一流“高等学校”和“大学”的范畴重点建设。而且,这样的“纳入”,不只是口头上的重视,而是行动上的优先发展,是对高职教育进行实实在在的精雕细琢,体现为战略上的重视和战术上的重视并存。因此,加快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职院校显然不应缺席。

  另一方面,加快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职院校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助力“世界一流”建设。这几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中职教育“国示范”项目的快速跟进,以及各地“省示范”项目的同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一大批中高职优质、特色学校蓬勃崛起;同时,近几年各地相继推出“专本衔接”“专本联合”等改革项目,已经积累了许多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互融合的经验,这都使得许多高职院校可以成为“世界一流”建设项目的战略盟友。

  诚然,要让更多的高职院校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参与“世界一流”建设,我们还需要有步骤地破除高职发展的壁垒。我们不仅要改革传统高考招生模式,鼓励优秀学生投身高职教育;而且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制度,让劳动受到尊重,让“工匠”受人羡慕;更加重视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和服务科技发展的能力;在制度层面鼓励高职院校自主办学,走出国门寻求国际合作,在合作中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市场意识、“野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