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几年,考生志愿被恶意篡改的事件时常发生。然而,于某一个当事个体而言,因高招志愿被恶意篡改而与大学失之交臂,无疑是“天塌”般的事件,很有可能命运急转,十年寒窗苦读付之东流。
高招志愿时有被篡改,当然与违法成本低有关。揆诸近年来相关事件,篡改者或者被行政拘留,或者行为被录入征信系统,总之没有因此获罪的。虽然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但是刑法并没有将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行为入罪。按照法律界的梳理,篡改高考志愿可能涉及三项罪名: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罪、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罪。在刑法的视域中,这三项罪名都以“情节严重”为定罪依据,而篡改志愿是否属于“情节严重”,相关司法解释暂无明确。
应该承认,凡是篡改他人高招志愿的行为,基本都属于主观恶意的。一种情况是,同学之间因平日嫌隙实施报复,或者类似于青岛常升事件,篡改了别人的志愿有利于减少自己的竞争对手;一种情况是,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违规招生,通过某种非法渠道获取考生信息,直接替考生填报了某高职院校志愿。无论哪一种,都是违法者得咎轻微,而受害者损失惨重。因为涉及个体的宪法性权利,这种悲剧局面应该被制度性救济所打破。
电子信息时代,给高考招生带来了便捷,却也因某些原因隐藏了一定风险。那么,考生除了网上填报志愿之外,就仍然需要有一份完全复制的纸质志愿,或者网报志愿的电子页面截图,由考生本人签字后存档留查和复议。一旦遇到高招志愿被恶意篡改的事件,有关部门以纸质志愿档案为准接受复议,在被篡改考生成绩高于所报院校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予以追加招生计划录取。事实上,目前纸质志愿档案环节被舍去了,且考生没有这方面的复议机会,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制度构建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守株待兔般的惩罚人,而在于约束和规范秩序,使人们不至于跌入犯罪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对高招志愿被篡改者构建制度性救济常规,给他们一个复议和追加录取的机会,从而避免千万考生担忧甚至恐惧于志愿被篡改,避免被篡改后高分考生无学可上的悲剧,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不法者篡改别人志愿的蠢蠢欲动。因为徒劳,所以才不会冒险。
父母不称职,剥夺监护权? 2014-01-22 |
舒圣祥:篡改高考志愿不能内部处理了事 2014-07-14 |
郭宋双:“恶作剧、报复”是毁他人梦的理由? 2015-07-24 |
吴晓东:公益是一种修行 2015-12-07 |
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小康热点面... 2016-02-04 |
“偷填志愿”已是第几季? 2016-07-14 |
制度“手拉手” 不让特困人员“掉队” 2016-07-18 |
如此“同学” 2016-07-27 |
燕山快笔 2016-08-03 |
高考志愿怎么能轻易被篡改 2016-08-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