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孙家栋在工作中。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王鹏在海南文昌发射现场工作中。图为受访者提供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书信摘编】
孙家栋院士:
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
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
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凝聚了很多老科学家的心血,钱学森、孙家栋正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的代表,他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2009年3月,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孙家栋收到了98岁高龄的钱学森寄来的一封信,孙家栋一字一句细看,为钱学森在信中7次提及“您”这个称呼感动不已:“钱老在信中说到我的成绩,但是我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在钱老的指导下完成的。”
在钱学森带领孙家栋开始干航天的那个年代,中国航天刚刚在一穷二白中艰难起步。1958年,在俄罗斯留学7年的孙家栋登上了归国的列车。
对老一辈航天人来讲,报效国家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当时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都有这么一股劲头,都在想着怎么样努力学习,回去以后报效国家。”孙家栋说。回国后,他就参加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
在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早期,曾出现过许多艰难险阻逼出的“奇思妙想”:一根粗木头加一个白铁皮箭头就成了火箭模型;用自行车打气筒作为压力源,为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加注推进剂;猫的胡须也能当红外地平仪探测器的装配工具……如此艰难的起步,在世界航天史上绝无仅有;也正是如此艰难的起步,淬炼出了自力更生的中国航天精神。
“当时我们的思想是,工作不讲代价,就是一心一意搞航天。”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孙家栋回忆起当时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当时国家为了照顾我们科研人员,给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筹集了一些黄豆和羊肉吃,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这个情况下,谁会想到奖金呢?待遇什么的更谈不上。到工厂里下厂的时候,当时规定夜里十点后算加班,有夜宵。实际上是什么呢?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在碗里倒点酱油,拿白开水冲一冲,里头再多少加点葱丝什么的,喝这么几口,然后继续加班工作。”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孙家栋都亲自参与。他的人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依。从学飞机到造导弹再到放卫星,75岁高龄时又担起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孙家栋将自己关键的几次人生选择概括为一句话,这就是“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几十年来,正是凭着这个信念,尽管从事着充满风险的航天事业,但他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
今年4月,孙家栋度过了91岁生日。这位被称作中国航天“大总师”的老人,亲历了中国航天梦最初的艰辛起步,也见证了一代代航天人之间的梦想接力:
2004年1月,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回收成功“百日”之际,42岁的张柏楠出任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在这之前,执掌载人飞船总设计师“帅印”的,一直是东方红一号研制“十八勇士”之一的戚发轫;2008年,38岁的孙泽州担任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2015年1月,即将卸任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的孙家栋叮嘱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飞雪:“历史的接力棒,正式交到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手中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过60多年峥嵘岁月的中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不断实现新的梦想、书写新的荣光?答案就在一代代胸有凌云志、心怀报国情的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一路走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航天三大精神被擦拭得熠熠生辉,并不断指引着后来人前行的步伐。
历史,因此凝固了那么多中国人的幸福时刻。
向着星辰大海前进
【书信摘编】
敬爱的爸爸妈妈:
首先,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长五B火箭发射任务成功了,作为一名航天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
今年春节,没能和你们团聚,没能在身边照顾你们,心里感觉很过意不去。但你们却说,国家任务更重要,要我专心工作。现在,发射任务成功了,儿子没有辜负您二老的期望,一百天的坚守,一切都值了。感谢你们的理解与付出,我将继续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王鹏
这封家书的作者王鹏,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主管工程师。他和同事们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配套的多种地面测控设备,为在火箭测试、转场和发射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健康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距离发射当日已经过去了几天,但他回忆起那个激动的瞬间,依旧印象深刻——5月5日18时,随着一声令下,火箭在高温烈焰的举托下,缓缓拔地而起。不久,便拖着长长的尾焰消失在云层之中,唯有轰鸣声还在耳边回响。
“火箭飞行正常。”
“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船箭分离!”伴随着大厅调度口令声响起,船舱组合体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大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时此刻,海岛沸腾了。参与发射任务的航天人们有的欢呼鼓掌,有的挥舞双拳,有的拥抱在一起,有的笑有的哭……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为了确保圆满完成保障任务,今年春节期间,王鹏和同事们没有来得及回家,就一头扎进了发射现场,进行前期的测试、调试等工作,一待就是三个多月。南海之滨,琼东古邑,海南岛风景如画,他们却鲜有时间欣赏海景——这次任务很特殊,新火箭推举新飞船,并且正处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在现场的不论是身经百战的老专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每个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像拉满了弦的弓,重压面前,迎难而上。
“不能带着问题上天”,这是中国航天的铁律。由于疫情影响,不能返回发射场和被隔离人员加起来达到数百人之多。“人少了,但工作程序可一点也不能少,工作质量更不能打折。”为了做足充分准备、将成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加班加点是常态。
偶尔有空闲时,王鹏会和父母聊聊天,两位老人在电话那头的理解、鼓励、打气,总会让他在充满力量的同时又感到几分内疚。终于,当发射成功那一刻,连日来的疲惫在火箭升空瞬间得到了释放和纾解,“一切都值了”。
王鹏身边,有大量和他一样的新一代航天人,他们中有的放弃了高薪工作邀约而选择坚守深爱的航天事业,有的与家人长期分离难以团聚,有的身体抱恙不下火线……这些,他们却不愿过多谈及。他们更爱讲的是长五B研制的故事,是长五B一飞冲天的精彩。他们于战“疫”中不忘仰望星空,依旧为璀璨星河而心潮澎湃,钟南山院士说“疫情挡不住航天豪情”,正展现了中国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畏与勇气。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向着星辰大海前进,航天精神始终是中国航天的成功密码。这种精神是钱学森从操作员手中接过弹体内发现的一根5毫米长的小白毛,说“我要把它带回北京,作为作风严谨细致的典型,教育科技人员”;是神舟七号航天员在飞船火警中沉稳完成太空出舱任务,决定“即使我们回不来,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是火箭发射突然中止时,奋不顾身向塔架逆行奔跑的一个个背影;也是每一名将青春写入光阴,在岗位上奋斗、拼搏、坚守的最平凡的航天人……在伟大事业和伟大精神的交相辉映、相互交织中,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轨迹是如此壮美、如此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