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汤华臻:文艺扎根人民才能为时代传神写照
//www.workercn.cn2015-10-23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近日全文发布。20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召开。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如何激发我国文艺新的生命力,再一次掀起讨论热潮。

  若问当下我国文艺领域的现状如何?有人会说“热闹”。一眼望去,无论大荧屏还是小剧场,无论实体书店还是虚拟网络,莫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玄幻、宫斗应有尽有,“玛丽苏”、“小清新”要啥有啥。但人们仍时时感觉“乏味”。大量作品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存在千篇一律、快餐式消费等问题,暴露出“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乱象。这些作品泥沙俱下,如过眼云烟,博人真心一笑或一哭尚且不能,又何言在历史舞台留下足迹,为时代传神写照?

  路遥曾说,“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生活,而一味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喃喃自语,结果只能使读者失望,也使自己失望”。剖析我国文艺乱象,根本原因正是许多作品脱离现实、脱离大众。不将镜头投射时代发展的主流、主干,而是在枝枝丫丫上投机取巧,不勾勒广大普通人的生活,而一味炫富摆阔、搜奇猎艳、媚俗庸俗,文艺变成了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就算把“手指甲都纹出水来”,也不可能创作出激荡人心、掷地有声的作品。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也是文艺生命力之所在。当下中国,13亿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亘古未有的大事件。此时,如果文艺创作“缺席”,打磨不出合适的作品反映大时代,将为一大缺憾。要知道,胼手胝足、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追梦圆梦、激情澎湃的人生记忆……这些,才是真正的中国声音、中国面孔,蕴藏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文艺人才荟萃,优质资源丰富。同时,北京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思想更为多元分化,观念碰撞更为激烈。在事关方向、原则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批评不良倾向和错误观点。只有将国家、城市发生的深刻变化倾注笔端,从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实践汲取营养,才能不断推出体现中国精神、首都水准、北京特色的精品力作,攀登首都文艺高峰。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70多年前这一振聋发聩的回答,开启了人民文艺的崭新纪元。时空流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仍是文艺创作的灯塔。坚定不移循此前行,不断激发最大正能量,这一点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谨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