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票房“捉妖”还电影一片蓝天
陈维澈
//www.workercn.cn2016-04-22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5年,《捉妖记》以24亿票房夺冠,有多少是刷出来的?有影院把《捉妖记》放在凌晨播放,票房数据显示,凌晨场不仅场场爆满,上座率还达到108%,什么意思?还有七八个人在凌晨站着看完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央视新闻)

  近年来人们收入不断攀升,文化娱乐需求也水涨船高,看电影早已成为寻常百姓日常休闲的生活方式。国产片的票房纪录也不断被刷新,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江山,成绩可喜。

  不过,广阔的电影市场让其他片方也“垂涎三尺”,为了市场,很多片方想方设法使出浑身解数,欲分得一杯羹。这里面不乏一些烂片的片方在上演初期,借助微博微信大v们影响力,密集推出“观后感”、炮制各种话题,营造出“此片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好片一片难求的局面,“误导”大家走进影院。更有甚者,一些片方为了在上演初期博取眼球,直接来个票房“出猫”,拿票房数据造假,借高票房营造一种的“万人空巷”氛围,“迷惑”影迷,应该说,这种票房造假、扰乱市场的行为已经在业内“人神共愤”,应该受到重罚。

  很多人不禁会问,为何在好莱坞就很少听到有关票房造假的新闻呢?在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美国,鲜有票房造假与其完善的电影利润分享机制不无关系。在美国,片方除了要付给导演、编剧和演员等主创人员固定薪酬,往往还在合同中详细约定了他们在票房净利润中的分成比例,这样一种结果下来就是票房造假对片方并无好处,虚假的数字越多,意味着要分给演职人员的金额也越多。此外,美国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给造假者带来“一处造假,处处受限”的后果。这方面,国内电影发展不妨也借鉴一下好莱坞模式。

  “好酒不怕巷子深”,对于片方来说最重要的是作品,要用好电影树立好口碑,用好故事吸引观众,而不是整天想着用一些旁门左道,虚假营销、票房注水骗观众,“玩火者必自焚”,票房造假者最终将被影迷、市场抛弃;于影迷而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轻信片方那些虚假营销、宣传的伎俩,中了他们的圈套。

  票房造假也好、虚假营销也罢,都是扰乱电影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电影票房弄虚作假者要受到严肃处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票房造假成本,有必要将涉及造假的片方院线列入黑名单,在日本类似行为一旦被发现,公开谢罪不说,还要承担巨额罚款,数额高到足以导致一些企业破产,这方面相关监管部门要敢于向票房造假片方亮剑,让这些造假者寸步难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