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葫芦兄弟》“文化表现”与“市场表现”的撕裂太过严重,其实是日渐成熟的观众审美与粗浅挖掘影视资源之间的矛盾。尽管成绩“不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经典形象的文化深度——这种赚快钱的方式,恰恰是当前经典翻拍的典型形态。
最近,动画界的老牌明星葫芦兄弟发现,要迎合网友的口味,比打蛇精难多了——《新葫芦兄弟》7月11日上线后,引来一片吐槽声,称其“糟蹋经典”“毁童年”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播完26集不到一周,不少网友又不干了,开始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官方微博上求更新。
《新葫芦兄弟》遭遇的市场吐槽,并不让人意外。毕竟,早在其传出要制作的消息之时,诸如“求放过”“不要毁童年”的调侃就盛行于网络。现在看来,确实只是又一次被不幸言中。
正如有评论者所称,一部拍给小朋友看的动画片,为什么要迎合“80后”的口味?事实上,《新葫芦兄弟》主创团队将该片主要观众定为7岁至11岁的小学年龄段儿童。也就是说,它是拍给当下的低龄观众看的,而非大多数已为人父母的“80后”,其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也有明显的低龄色彩。但这正是经典翻拍的难处所在——无论你是何种定位,都难逃倾心于原经典作品的观众以他们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在影片的宣传上,制作方自始至终打着“重温经典”的旗号。虽然此举赚足了眼球,但也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风险。因为经过岁月的沉淀,经典之作会在观众心中自然地产生一种美化效果。这种记忆美化其实已经超越了经典作品本身的质量,更多是一种情感认知。这决定了对于经典的改编,必须要完成巨大的群体性的情感超越,方能取得预想的成功。这不只是《新葫芦兄弟》所面临的难题,而几乎是所有经典改编共同遇到的困境,可谓“成也经典,败也经典”。
选择翻拍经典,被有些制作单位视为寻求成功的捷径,以为只要扛起经典再现的宣传噱头,就自然能够俘获观众,而降低了对电影制作本身的质量追求。比如《新葫芦兄弟》的一个重要槽点,就是粗糙的视觉特效。若是如此,无疑体现了影视创作的一种功利和浮躁心态。
《新葫芦兄弟》的市场反应似乎有着两极化的色彩。如在某视频网站上,其总播放量达4.26亿次,评分也较高,而在另一网站上的评分却相当低。据此,也有专家认为,“一部作品无论是不是翻拍经典,它最终的成绩都将取决于其市场表现和文化表现”。此一说法或许并非毫无道理,但必须正视的是,衡量一部剧成功与否,票房或播放量并非唯一标准,如只是强调市场表现,恐怕无助于提升电影工业的水准和质量。然而,在当前我们的电影工业中,正是由于客观而多元的评价体系未能真正形成,导致多数时候,票房恰恰成了唯一的成败标准。
而像《新葫芦兄弟》这样的情况,“文化表现”与“市场表现”的撕裂太过严重,其实是日渐成熟的观众审美与粗浅挖掘影视资源之间的矛盾。成长为影视剧审美主体的“80后”“90后”一代人,期待着对传统IP的深度挖掘,使之成为全民共赏的经典作品,但最终依然是面向某个细分群体的简单创作,难免让他们失望。尽管成绩“不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经典形象的文化深度——这种赚快钱的方式,恰恰是当前经典翻拍的典型形态。
随着中国影视剧市场的繁荣,更多的经典被再现或由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当前经典翻拍热和由此所折射的问题,包括创作心态、评价标准等,值得深思。
燕 农:谁在霍元甲故里玩污染“迷踪”? 2014-01-27 |
文化点评 2014-04-07 |
彭 原:经典悲剧为何遭遇笑场 2014-08-04 |
陈 灏:注入情感温度的文艺才能打动人心 2015-01-30 |
高 路:对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来点期待 2015-02-26 |
茶 酱:光有好看的“新娘”还不够 2015-08-21 |
祖纪妍:拍好爱情片为啥这么难 2015-10-26 |
严 絮:《鬼吹灯》应当有导演发挥的空间 2015-12-18 |
《还珠格格》拍动画片或一举两得 2016-01-28 |
由《新葫芦兄弟》被吐槽引发的思考 2016-08-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