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将文化看成一棵大树,那么,深植于土壤的根系,必然是内容创作。文化领域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永远是内容创作。用创作回报时代这一命题,考验的也是文艺工作者们创作优秀作品的能力。
但在目前的文化生态中,内容创作并未有与其相配的地位、作用与回报。
对这一点,不少文化从业人士或多或少都有过批评。秦怡近日就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电影艺术不能在电影产业下面。黎瑞刚近日也公开表示,资本给文化娱乐产业带来了问题,很多公司不是拿产品品质来说话,而是拿公司估值来说话,因为估值可以在资本市场立刻变现。
长期以来,我们都欣喜于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可高速转动的车轮也容易让人昏昏然忘记本真,于是,扼住不少文化产品命脉的,不再是内容本身,而变成了其它要素。比如决定一部电影生死的,往往是排片率多寡、流量担当的多少,电影本身反倒成为其次;决定一个文化项目能否立项的,往往是能否带来相关经济效益,而非文化价值……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舍本逐末,酿出种种行业怪相:资本为了变现,就要数据,收视率造假、票房造假、游戏行业刷流量等已成行业陈疾。勤勤恳恳做内容的人,回报远比不上玩资本、玩概念、玩并购的人,内容人才缺乏获得感乃至大量流失。长此以往,只会让文化大厦犹如筑于流沙之上,随时可能崩塌毁坏。
发展文化,要心中有根。这个根,就是内容创作本身。
现在大家都在谈发展文化产业,但产业发展如果没有根基,没有标杆,没有高度,将很难实现。筑牢文化根基的,正是内容创作。优质的内容创作,才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才是一切文化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如果忘记自己的本原在哪里,屈膝去当市场的奴隶,只会造成优质内容的流失、匮乏,让文化的发展犹如空中花园,丧失扎根的土壤。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要发展各种产业要素。正相反,内容创作呈现弱态,恰恰是因为产业发展还不够充分,没能将内容与价值之间的转换渠道彻底打通。不少庞大的内容资产,还需要努力寻求各自的变现路径。不少优质内容的生产者,还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肯定。优质内容,不能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价值肯定,长久下去,很可能会造成文化产业链条的畸形发展,让文化内容在链条中不断弱化、丧失其应有的关键作用。
文化产业,是产业,更是文化。只有拥有更多的优质文化内容,才能有更多的产业发展,更多的文化自信。我们需要的,是在坚持发展的同时,回归行业本真,让追求优质内容本身重新成为行业的基本价值认同,让决定任何一种文化产品生命力的,最终在于其自身的文化内容,而不是其它附加种种。这对我们的文化生态、发展环境、价值体系、产业标准等都出了一份深刻的考卷。
当然,从长远来看,我们坚信,真正优质的内容,其最终创造的价值,必然远远超过各种蝇营狗苟。更多优质的内容,必然能支撑文化产业迎来更大的发展。对这一点的认识,也将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加深。
郭 静:农村文化建设要讲好乡土故事 2014-12-15 |
赵素萍:文艺创作要解决好“本、源、质、效” 2015-01-20 |
丁亚平:谈谈抗战剧的作为 2015-08-07 |
高谈阔论:一个时代怎能只有段子 2015-11-09 |
高谈阔论:一个时代怎能只有段子 2015-11-09 |
如何传承“被遗忘的绝技” 2016-02-15 |
国产动漫要靠“内容”抢占制高点 2016-05-09 |
打造“广东出品”电影精品 2016-06-06 |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国产”精髓 2016-08-03 |
网络视听重塑社会空间 2016-12-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