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艺术的更新和再生,并不是一味地面向过去,更要面向未来。
9月11日下午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的评书以鲜明的大众化语言特色获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人统计,每7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听过他的评书。(《人民日报》9月12日)
在中国,不知道单田芳先生名字的人恐怕不多。他独特的嗓音一出现,就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他的评书打通了地域、文化、年龄的界限,陪伴了从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他的评书,有录音记录的就有100多部,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从这些录音中继续领略他的语言魅力,进入“一张嘴纵横古今”的评书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田芳并没有离去,他的生命在艺术中获得了永生。
可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不断丰富,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评书艺术渐渐小众化,广播评书的听众已经越来越少,曾盛极一时的电视评书栏目也已停播多年。和许多传统艺术一样,评书艺术面临着如何再生的问题。
其实,评书依旧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现在网络上不计其数的、动辄点击量上百万的有声故事节目便可视为类评书的艺术形式。可评书既然是传统艺术,必然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核心形态。保留这种独特性,便需要传承。传承是传统的形式,传统依靠传承来表达、传递、延续,一代代口耳相传、薪火相承。
传承并不只是拜师学艺、进门入派,更需要传承人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传统的意义,从内心深处认同、服膺、理解传统的一些原则和理念,从情感上亲近传统的核心形态和表达形式。不然,所谓传承就只是表面上的一种形式、一种貌似后继有人的表演而已。思想和情怀才是传统再生的主要条件。包括评书在内的传统艺术的再生,主要是艺术思想的再生、情感的再生,其次才是艺术和技艺的再生。
当然,评书艺术的更新和再生,并不是一味地面向过去,更要面向未来。在这方面,单田芳先生可谓表率。他从茶社开始说书,一直说到体育场、电台、电视上,作品还改编成电视剧《白眉大侠》,开创了评书历史上的不少先例。
不过,形式创新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内容创新。过去的评书艺人,讲究父一辈子一辈,一切都是口耳相传。而单田芳先生则发现《英烈传》中很多地方不符合史实和逻辑,为了让故事保持吸引力和逻辑,他就动手改编。他还注重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借鉴长处。单田芳先生还改编了很多现代作品,比如张作霖、张学良题材,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合理演义,甚至还有外国题材的评书。
没有传承就没有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斯人已去,评书艺术如何重现繁华、超越从前,还需要一代又一代评书先生的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