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郑举选:改革要奔着问题去

杨京
2018-12-20 08:58:30  来源:长江日报

  外国人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参观购物

  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两位武汉人茅永红、郑举选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武汉“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茅永红是社区党建和治理创新的探索者,郑举选是小商品市场“汉正街”模式的主要开创者,格里希是武汉引进的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洋厂长”。他们都为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殊荣,对武汉是鼓舞和激励。

  剖析这三位“武汉人”及其所代表的领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作为和变迁,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当下,对武汉改革开放再出发,当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问题是改革突破的动力

  我们为什么要改革?郑举选的答案是:要生存,要活下去。

  郑举选幼年残疾,生活艰难。他自述“视力差,没有单位肯要我,又没有一技之长,不做生意一家人只能活活饿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郑举选的生活水平远低于普通人生活水平,以至于他年幼的女儿,因无钱治病,不幸早夭。

  茅永红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上的起点,不是个人的生存问题,而是老百姓对“住有所居”的迫切需求。上世纪90年代中期,摆在从海南回汉创业的茅永红面前的,是千亩荒地,偏居汉口,地势低洼,路不通,水不排,蚊虫密集。在这里,盖房子容易,住得惯、反响好不容易,因此之前已有7家开发商知难而退。

  比茅永红早10年“开干”的洋厂长格里希,面对的武汉柴油机厂,则像一匹负重的老马。顶着压力,引进外国人当厂长、搞管理,是为了解决以武柴为代表的国企的产品质量问题。质量上不去,企业效益和职工生活就上不去,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开启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变得愈发显著和迫切。

  这些,是武汉人耳熟能详的创业故事,是改革开放的起点。他们,正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一员,正是当时国家状况的缩影:苦于温饱,困于泥足,无论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百业,问题重重。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问题导向改革和突破,鞭策人们奋发变革。

  郑举选想要养家糊口,所以想方设法摆摊做生意;茅永红想要解决荒地和低价房的问题,所以反复研究规划方案;柴油机厂的产品想质量好一些,职工想要过得好一点,才有了“洋厂长上任记”。

  放眼中国,正是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人民温饱成问题,才会有振聋发聩的那一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才有了开启40年征程的伟大觉醒、伟大革命。

  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改革创新

  问题孕育变革,这是一种社会规律,也是历史潮流。面对历史规律,人在其中不是消极被动的,只有主动求新求变,抓住变革时机,才会开创一番新天地。

  郑举选有着敏锐的时势嗅觉,也有过人的商业眼光,这使得他在汉正街众多的商贩中脱颖而出。原武汉市硚口区区长涂和平在《盲侠、神商》一书中曾总结他:“注重商德,以仁治商,善于捕捉城乡小商品的需求信息,把小商品做成大买卖,成为汉正街最早纳税大户,的确代表了汉正街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茅永红的创新,则在于他由一个卖房子的,转成一个做社区的。上世纪90年代,城市中并没有社区概念,第一批住上商品房的人,没有后期管理,没有公共服务,甚至连找个“管事的人”也难,中国人有事找组织的习惯在新事物前无所适从。茅永红没有急于把荒地变住房,没有急于脱手变现一走了之,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设计规划,多次赴国外考察,还向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请教,才有了如今全国开花的大社区模式,才有了“住有所居”的新面貌。

  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改革创新是被问题逼出来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推进创新。

  改革还应奔着问题去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骄傲可以有,豪气可以有,但更应居安思危,有探究和深思。改革从披荆斩棘而来,还要向披荆斩棘而去。

  温饱已不是我们的威胁,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问题,看到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态势吗?

  1984年,武汉人惊天一举,为武汉柴油机厂聘请了一位洋厂长,两年后,武汉柴油机开始向东南亚7个国家批量出口,创汇超过百万美元,“格里希效应”轰动全国。然而,格里希卸任后不久,质量检测体系名存实亡。两年后武汉柴油机厂因亏损停产,格里希为之深情奉献的武汉柴油机厂不复存在,仅剩下了3栋职工宿舍。

  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与实例。改革进程,不进则退,非进不可。

  此次与郑举选一同受到表彰的百杰人物中,还有一位浙江义乌原县委书记谢高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与汉正街一样,义乌货郎们也有着经商传统。1982年,在谢高华的主倡下,义乌小商品交易市场开放,比当年叫响全国的“对内搞活典范”汉正街晚了3年。然而,这一把火一直烧到如今。2011年到2016年,义乌外贸增长了10倍,2018年,义乌纳入国家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义乌市场迈开步子买全球、卖全球,把中国制造通过义乌市场这个平台卖到了全世界。

  如今再对比汉正街与义乌,问题已然摆在面前,不客气地说:汉正街落后了。

  问题不可怕,它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力。躺在昨日的光荣簿上,看不到问题、不愿正视问题、不去解决问题,才最可怕。正视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奋起解决,大胆试、大胆闯,这才是真正的改革精神。

  郑举选在接受表彰后说,希望小商品市场来一场深刻变革,茅永红说,改革先锋也是未来改革先锋。这些确是肺腑之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改革还应坚定地奔着问题去,改革精神在今天的武汉应继续发扬光大。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郑举选:改革要奔着问题去

    外国人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参观购物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两位武汉人茅永红、郑举选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武汉“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茅永红是社区党建和治理创新的探索者,郑举选是小商品市场“汉正街”模式的主要开创者,格里希是武汉引进的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洋厂长”。他们都为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殊荣,对武汉是鼓舞和激励。

  • 可怕的不是明星读书少 而是阅读被贬低

    马思纯爱不爱读张爱玲,读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价值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肯定。最近,女演员马思纯又“火”了一回。不过,这一回让她成为舆论焦点的,并非演艺新作,而是一件与“读书”有关的事——在抒发“读后感”时

  • 致敬先生,不负时代

    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日前揭晓,近代史学家章开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吴易风获得了这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终身成就奖,是对一位学者治学为人的高度肯定,是对他们学术人生的致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奖项的背后,是漫长又寂寥的探求过程,是他们孜孜以求的身影和勇攀高峰的勇气。

  • 被央视点赞的“宁波好人”好在哪里

    从12月15日开始,位于宁波北仑城区岷山路上的精灵酒吧开始免费向附近上班的环卫工人提供一个月的早餐。12月1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了一篇题为“冬日爱心早餐为环卫工人送温暖”的新闻,温暖了很多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