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范丞丞起诉用户造谣自己与姐姐范冰冰关系的名誉案一案宣判,被告王某需在涉事账号上连续48小时发布致歉声明向范丞丞道歉,并赔偿6万元人民币。
此事还要追溯到2018年3月,范丞丞获知王某在其微博上发布多条消息及文章,质疑范丞丞与范冰冰的姐弟关系,并多次使用侮辱性词汇对范丞丞进行公然诽谤,认为范丞丞是范冰冰的私生子,范丞丞一纸将其告上了法庭。对此,笔者认为,尽管公民在网络上具有言论自由,但也不能触碰法律的禁区,网络虚拟身份并不是造谣诽谤者的保护衣,恶意诋毁他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话语权也变得越来越大。在充分展现及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声音,为博热度而去虚构一些负面故事,并把它们强加在艺人身上的现象已经不足为奇。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假新闻都会止步于很小的熟人社交圈,只有那些迎合公众情绪,能满足大众好奇心的信息,才能吸引公众的强烈关注。艺人群体作为公众人物,处于舆论的中心点,可以说他们自带招黑的体质。
此次网络谣言诽谤事件的发生,除了造谣者的主观原因和受害者的原因之外,还与网络这一客体密不可分。网络世界信息冗杂,更新速度快,给谣言提供了藏身之处。其次,虚拟世界里每个人都戴着一个面具,他们可以在键盘前肆无忌惮地诋毁别人而不怕付出什么代价。通过隐藏个人信息,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将谣言散播在公众面前。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并非法外之地。200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四条提到,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王某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言论会被盯上,或许当时的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法律的禁区中行走,总之,不管他是缺乏法律意识还是存着侥幸心理,做错了终要受到惩罚。
艺人在面对造谣诽谤时不应忍气吞声,而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2017年年末王源整容传闻闹得沸沸扬扬,王源工作室将相关诽谤言论发布者起诉至法院,让造谣者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语负责。对于网络造谣,正义不会缺席,法律也绝不会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