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翟天临因为直播中问了一句“知网是什么?”,而被网友发现其学术功底不足,进一步查重其论文,探讨其是否发表过C刊等问题,衍生舆情涟漪不断。作为一件多元主体舆论事件,这当中投射出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舆情回应和处置的过程,值得我们反思。
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相关规定,当高校面临社会关切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涉及高校学位授予、学术不端、教育公平等角度时,需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教育公平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追求,古代科举作弊往往都是顶格处罚。这些年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硕博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扩张,硕士博士毕业条件也在不断提升。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为了硕博学位白了少年头,有些专业读博士往往四年的全力投入都不一定能拿下。加之近年来学位管理趋严,已毕业学生论文也会遭遇不定期抽查,未达标者很有可能收回学位,在导师和同学头上都悬了一把“学术质量”之剑。在这种背景下翟天临事件更是直戳大众心中的公平焦虑,相关涉事主体必然需要直面痛点。
随着大学扩招和网络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知识分子网络社区,这些社区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松散的网络学术共同体,有关部门及机构和这类共同体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对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需要关注圈层化传播带来的衍生风险,积极面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新变化。
最为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舆论生态早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舆情骤然而起、迅速发酵、广为传播,成了极为普遍的现象。春节放假,机构停工,但网络讨论是永远在线的,而且“吃瓜”群众时间和注意力在假期往往更充沛,网络舆情更容易形成,群体参与度也更加活跃。这种群体参与的网络追踪式拼图很容易诱发人肉搜索等网络现象,网络层面形成第一次舆论热点后,传统媒体也会相继跟进,继而达成第二次舆论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部门的最佳回应时间最好是在第一高点形成后、第二高点形成前,在回应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主动接洽媒体,及时表明态度、告知公众。即使在假期,相关责任机构也应随时在线,持续关注民众关切点。至于调查过程本身,则应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和推进,所得出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历史考验。也就是说相关责任部门态度表达要快,而调查本身要严肃而科学。如果只是为了考虑降低舆论震荡、消缓社会关注,而采用拖字诀,等待下一个热点覆盖自己的热点,使有关领导和社会大众不再关注此事,这种做法不可取。
对深陷舆情中的相关机构而言,每一次的回避或者慢条斯理的处理,都是对机构和行业社会公信力的蚕食。这种公信力的“跑冒滴漏”日积月累,就会使这些机构陷入信任危机。而如果党政部门陷入舆论危机时也这样应对迟缓或者放任发酵装“鸵鸟”,则会加剧“塔西佗陷阱”的社会效应,对此尤应警惕。(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