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作家路遥逝世27周年的日子。
在刚刚结束的“双11”活动中,《平凡的世界》稳居京东图书畅销榜首,其后依次是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余华《活着》和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自问世以来,这部小说的总销量已经达到1800万册。
这简直是个奇观。《平凡的世界》完成于1986年,全书一共三部,总字数达140万字——在140字微博体都被嫌弃太长的碎片化阅读时代,这很值得探究。
如果认为只有40+的人才看《平凡的世界》,那也是误解。有数据统计,《平凡的世界》多年来高居各大高校图书借阅量榜首,也就是说,年轻人才是《平凡的世界》最大的读者群。
从小说叙述的内容上看,《平凡的世界》的确有年代特色。其中“农业学大寨”“革委会主任”“令人羡慕的煤矿工人”等名词和称谓,令人恍若隔世。而小说中拳拳到肉的贫穷与苦难,物质极度匮乏时代的切肤之痛,当代年轻人也已很难感同身受,即使是主人公始终追求的工人梦与进城梦,在当下恐怕也很难在更大层面获得共鸣。
在大众层面,究竟是什么让年轻人热爱这部长篇巨制呢?
路遥终生没有走出陕北平原,他逝世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也没有完全走进物质丰裕的时代,他小说中描述的贫穷和苦难,基本都是他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然而,这丝毫没有损害他对生活的热情、乐观,甚至没有削弱他对土地和未来的虔诚。他的人物或许不够深刻,但情感充沛,充满梦想。他始终把梦想当做英雄主义,把奋斗当做逐梦之旅。在他的作品中,总是以拼搏和奋斗为张力的人生,始终是以普通人为出发点,向着梦想努力的英雄主义旅程。
而这些,正是青年们所需要的力量源泉。无论青年们是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的孙少平,还是生活在21世纪的斜杠青年,或者100多年前的苦闷青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年轻人都是最好的逐梦人,逐梦是逐梦人的赞歌,他们正需要这些激励人心的力量。
在互联网背景下观察,有可能因为介质的碎片化、表达的浅表化,而让我们对年轻人产生误解。我们以为温饱不愁,万物互联,年轻人就变成了佛系、宅系、自我、精致穷,让人看不懂。但其实,抽离时代特征,哪一个年代的年轻人,不都像孙少平一样,无论脚踩在哪里,都渴望梦想,追逐未来,希望通过双手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美好?这种心理特征,或许很多年轻人在自我解嘲中模糊了,但它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客观规律,看,《平凡的世界》泄露的不正是这个秘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