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众人眼里的师昌绪先生:一点架子没有
//www.workercn.cn2014-11-11来源: 沈阳晚报
分享到:更多

1983年,师昌绪先生在沈阳

  当年 他在旧金山登上克里夫兰号轮船甲板时,热泪盈眶地说:“祖国,我将要为你的繁荣富强服务了!”

  在沈工作30年,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研究材料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克服急躁情绪,踏踏实实沉下心来进行研究。”

  昨天,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几经辗转寻访到了多位师昌绪的学生及与他共事过的人,一起追忆这位大师留给大家的精神与感动。

  本报记者眼里:

  在沈工作30年,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沈阳晚报曾两度关注过师昌绪,并大篇幅进行过报道。时光还要追回到三年前:2011年1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师昌绪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自2000年国家设立该奖项以来,辽宁科技工作者首次获此殊荣。

  时隔一个月后的辽宁人民会堂里掌声如潮。师昌绪又一次回到了沈阳,回到了他的第二故乡。当时九旬高龄的师老,在面对本报记者采访时,声音洪亮地说:“我对辽宁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上个世纪50年代,我突破重重阻力、满怀建设祖国的理想,从美国来到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沈阳,在这里我工作了30年。”回忆起在辽宁生活和工作的岁月,师昌绪先生饱含深情。

  据本报当时采访师昌绪的记者回忆,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师老非常关注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在那次大会上,师老寄语全体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大胆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技精神,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将自己的事业、抱负和专长与辽宁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腾飞贡献力量。“师老感人至深的讲话,一次次激荡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当时采访的记者回忆。

  学生晚辈眼里:

  勉励犹在耳畔,“研究材料的人要耐得住寂寞”

  师昌绪对下一代的关怀,并不只是在记者眼里。

  朱耀宵是师昌绪带的第一批学生,他在进行一个研究项目时遇到些难题,师昌绪全力支持他深入下去,直到开发出一种使用温度更高和耐热、耐腐蚀性能更好的镍基铸造高温合金。朱耀宵常发自肺腑地对人说:“师先生古道热肠,是位有爱心的好老师!”

  中国科技大学有一个以师昌绪命名的英才班。昨天下午,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联系上了这班的班主任徐鑫教授。徐教授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11年9月23日,师昌绪来学校与同学们座谈的场景。

  徐鑫教授说,师昌绪说他在金属所待了30年,出了多项合金成果,然而每项成果都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他勉励同学说,搞材料往往是件很辛苦的事,从研究出成果到投入应用,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此,师昌绪勉励学生们:“研究材料的人往往要耐得住寂寞,要克服急躁的情绪,要踏踏实实沉下心来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通过工程技术变成具有应用价值的材料。”

  身边的人眼里:

  从不把自己摆得很高,人称“好好先生”

  昨天,记者先后致电多位师昌绪的学生和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每个人都称师老为“师先生”,可见众人对他的敬仰。

  1955年师昌绪归国后即来到沈阳金属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以后又长期担任研究所所长。但在研究所上上下下,都感到他既无当领导的“架子”,也没有某些读书人的“清高”。他待人和蔼可亲,有口皆碑。人们背地都称他是“好好先生”。所里不论是研究员、工人、研究生,他都能叫出名字。就连研究所看门的老师傅都能与他称兄道弟,夏日傍晚常在路边与他“将上一军”。

  昨天记者与沈阳金属研究所原所长李依依院士取得了联系。对于大师的离去,李依依院士表示很难过,李依依院士曾回忆说:“1964年我担任师先生研究室的学术秘书,刚开始挺拘谨的,后来发现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他非常尊重别人,从不把自己摆得很高。”师昌绪的同事、朋友、学生、助理,只要是在他身边的人无不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 柳云松 见习记者 李庆海

  摄影记者 孙 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