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4年专注卫星激光通信研究的哈工大教授马晶(左)和谭立英(右)。 冯健摄
在北国冰城,记者见到了这对以“痴迷于科研”著称的科学伉俪——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马晶和谭立英。
眼前的他们韶华虽逝,但痴心未改:“为国家建立天地间的激光高速信息网络是我们的梦想,一生做好这件事是我们的最大快乐。”
青年教师的“痴心妄想”
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需要从卫星下传给地面的信息越来越多,星地之间的通信能力成为考验全世界航天科技的一道难题。作为拥有大数据传输潜力的新技术,卫星激光通信日益成为国际科研热点。而这个领域正是马晶和谭立英24年来矢志不渝的研究方向。
所谓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就是在卫星与地面、卫星与卫星之间,通过激光光束链接,实现大数据高速通信。在马晶和谭立英从事研究之前,卫星激光通信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
1991年秋天,哈工大物理系青年教师谭立英在准备硕士论文时,看到一篇关于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外国文献。她眼前一亮,毕业论文就做这个课题了!但在当时,这纯属“痴心妄想”,包括导师在内,没有人支持她。
“明明是个好方向,为什么不能研究?豁出去了,我就要做这个选题,大不了不毕业、不评职称!”34岁的谭立英犟劲儿上来了。幸运的是,她得到了丈夫马晶的支持:“我在欧洲核子中心做访问学者时,就接触过相关资讯,这肯定是国家未来急需的高精尖技术。我支持你,没有经费就从家里拿,咱们一起干!”
中国卫星激光通信研究,就这样在哈工大拉开了序幕。
一对青年教师要挑战世界前沿科技?!这注定,是一条孤独而艰难的拓荒之路。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实验室,就借了一间潮湿的地下室;没有实验仪器,就找来一些废旧仪器自己改造;没有启动经费,就将家里积蓄拿出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成了他们的工作模式,5岁的女儿也自此进入了“散养”模式。
困难重重,谭立英的犟劲儿却一直没改:“就是要从观念和技术上全面打破国外‘紧箍咒’。”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反复的论证和试验,马晶和谭立英终于在1995年完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概念研究,并开展了初步的单元技术研究。由此,他们才得到经费和人员支持,逐步组建起由百余名师生组成的科研梯队,成立了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创建了卫星光通信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
什么叫原始创新?必然是没有人做过,自然也没有人知道能不能成功、何时能成功。年复一年,路迢迢、梦无期,眼看同事们纷纷摘得“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等桂冠,只有“实验室主任”头衔的马晶和谭立英却始终专心致志,埋头带领团队冲击世界级科研难题。其间辛苦,他们甘之如饴。
庄逢甘:用一生书写中国“空动”的传奇 | 2010-11-09 |
向癌细胞骨转移说“不” | 2010-11-09 |
医者人生 大爱有情 | 2010-11-09 |
蒋勤勤陈建斌共游伦敦 恩爱不减同饮交杯酒... | 2010-11-09 |
从黄土地飞向蔚蓝天 | 2010-11-09 |
方立天: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学术不能急功近利 | 2010-11-09 |
刘青云耐心陪老婆买眼镜 穿情侣装羡煞旁人... | 2010-11-09 |
章子怡透露想演盲人的角色 赞吴宇森导演儒雅 | 2010-11-09 |
《共产党人——龚全珍》 邮册首发 | 2010-11-09 |
中国植物“活字典”、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向其... | 2010-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