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攀登者无高峰 挑战永远在前头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赵振东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10号,在水泥森林的包围中,一片麦田被刻意的保留下来。对经历过饿肚子年代的老人们来说,这是新旧两个时代最有说服力的对比,是言谈中“中国优质麦打败进口货”的自豪和满足,更是乡亲们对“中国优质小麦的开路先锋”——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首席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的感激。
“如果你怕冷,你育出来的麦子就怕寒”
1942年出生,经历过饥荒磨难的赵振东,年少时就立志投身农业科研,为天下人谋食。
赵振东主持育成的国内第一个面包面条兼用型优质小麦品种“济麦20”,今年高产攻关田再创国内优质麦高产纪录。“济麦20”不仅面包品质优良,可与美国面包麦DNS相媲美,而且面条品质优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济南17”到“济麦22”,在品质与产量协调提高这个我国小麦生产永恒的主题面前,他用行动回答了国人的疑问。
小麦从杂交组合选配到最终能选育出好的品种,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需要经过7至8代选择,5到6年的鉴定试验示范。冬来暑往周而复始,枯燥乏味。赵振东说:“我们经常会说到成功,过五关斩六将,收到了多少成果;但是最难的败走麦城没有说,即将功告垂成的时候,马失前蹄,把好材料丢了,那么多年的心血化为泡影。”
爬千米高峰,在即将登顶的一刻瞬时滑到谷底,对渴望优良品种的人来说,这种苦衷何以诉说?赵老经历过,甚至不止一次,“就是一念之间,我把坏的留下了,把好的淘汰了,一晚上明白过来了,但是晚了,好的已经被收割了。”向来和善的老人家急得骂了人,不是骂别人,而是骂自己。
刮风、下雨的时候,别人劝不住,赵老一次次冲进试验田,一呆一天。同事们看在眼里,三十多年的风里来雨里去,他的衣服在地里干了湿、湿了干,可能是汗水,可能是雨水,也可能是露水,又可能是融化了的雪。小麦的高度正好和人的膝盖差不多,在地里他要么蹲着在地里,要么是弯着腰在地里。别人不知道的是,老人家有非常严重的关节炎,他的穿衣季节里没有夏天,再热的天里面也穿着秋裤。
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三十多个寒来暑往,岁月除了给老人家留下了一个个优质小麦品之外,也留给他从不言说的病痛。但他说,“麦品如人品。如果你怕冷,你育出来的麦子就怕寒;如果你怕热,你育出来的麦子就不耐热!”
“品质改良是小麦必须坚持的工作方向”
198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麦大国,虽然产需平衡,但是由于生活的改善,消费者对面粉质量的要求提高了。“我们的前辈为了温饱问题,注重高产和稳产,无暇顾及品质改良。到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品质改良成为一个必须坚持的工作方向。今后完全依赖进口的,我们自己没有生产的就是面包强筋小麦,所以我们选择这个作为品质改良的突破口。”这成为赵振东小麦之路的肇始。
对小麦而言,产量和品质是一对矛盾,外国人的优质小麦生产国产量都低,但在中国产量低不行,农民没有效益。这也意味着赵振东和同事们需要更多的努力。他认为,“这个产值关系,不仅是一种思想的问题,还要解决手段问题,还要解决方法创新。我们在外国人的基础上采取了改良、微量沉降实验等方法,使得产量农业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同代选择,达到了协调提高。”沿着这个路子研制的“济南17”,成为我国第一个年种植面积过千万亩的品种,有效替代了进口。更重要的是,在“济南17”以前,还没有哪个优质麦大面积推广过。
2009年,赵振东团队的十年之作“济麦22”迎来“大考”,在山东滕州,经农业部组织实打亩产789.9公斤,刷新了我国一年两熟制下冬小麦高产纪录;2011年安徽省实打亩产741.7公斤,创安徽省小麦高产纪录。该品种自2009年以来连续六年蝉联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第一,成为30多年来我国年应用范围最大的小麦品种,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超过2亿亩。
“攀登者无高峰,挑战永远在前头”
心里那些放不下的事儿,成为这位73岁老人的心病,“现在拦在我面前的是‘济麦22’。”五六年来,作为中国第一大小麦品种,广适性、产量高、农民愿意种,但赵老不满足,“现在亩产800公斤,但它的潜力是820公斤。”
内行人知道,从亩产800公斤到820公斤,中间隔了一座山。“一是,里面需要突破材料的选择,哪个材料是胜过‘济麦22’的?二是它均衡,没有什么很严重的病害,抗旱性、耐热性还都不错,但我们要研究,把它的一些毛病改了就能上台阶。”
老人家在新疆爬过大天山,爬上了一个山头,觉得前面那个山头比这个还高,“我们这么长时间像橡皮筋一样拉着,经得起失败,也经得起成功,这是我们农民的特质。”
他觉得,攀登者无高峰,挑战永远在前头。在这个黄土地上的送粮人的眼中,丰收的喜悦,永远在明年。(王祥峰 孙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