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恒年
学生眼中的他:鼓励别人否定自己
神舟飞船返回舱落点预报是李恒年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神一”到“神七”,飞船返回舱落点预报精度由10公里精确到300多米,一步步铸就了李恒年的“金字招牌”,也留给年轻科研人员一个几乎不可跨越的高峰。但就是这样一块饱含他无数心血和巨大荣誉的里程碑,他也鼓励别人去挑战。
博士钱山是李恒年的得意门生,在他眼中,李sir不仅敢于向权威挑战,而且勇于否定自己,甚至鼓励别人否定自己。
2010年12月,钱山开始参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控制和落点预报任务准备。在逐渐学习掌握了飞船返回控制和落点预报相关技术细节后,钱山发现李sir采用的三自由度落点预报模型仍有改进空间。
“但他既是权威,更是老师。”在说与不说之间,钱山犹豫不决。当钱山鼓足勇气给李恒年递了一份报告并做了简要阐述后,李恒年一时间没什么反应,只是专注地看着报告。屋里的气氛有点尴尬,钱山赶紧解释说:“这只是我从理论上做了一些分析。实际上,现在的算法已经使落点预报精度达到几百米,完全可以保证搜救飞机与返回舱同时落地,应该没有再改动的必要。”但李恒年很快就表达了坚定的支持意见:“科研无止境,发现问题就要解决。”
之后,在李恒年的指导和支持下,钱山和某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改进为更加精确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在神舟八号后续任务中进行了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气象风漂移修正量精确度提高了30%,落点预报精度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相比李sir之前里程碑式的进步,这点改进是在是微不足道。”钱山说。但李恒年却看得很重,他说:“创新不分大小,哪怕是一点点创新,都很可贵。”
2009年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李恒年被任命为实验室副主任。他以“培养超过自己的人”为己任,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科研学术和团队建设。现在,同事们都说,李恒年像个开“猎头公司”的,看到有本事的年轻人,就像遇到了宝贝。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遇上科研苗子,也会动员人家加入航天测控大军。在李恒年看来,实验室绝对不能走“快餐文化”路线,而是要按照“百年老店”的品牌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