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黑黢黢的冲洗池,破着洞的办公椅,各种简易的瓶子用来当容器,这里是河北科技大学的分子药物学研究室。韩春雨穿着他那条在媒体照片里出现多次的运动裤,带着他标志性的微笑侃侃而谈。
河北科技大学,不是“211”或“985”高校,而是一所普通地方院校。副教授韩春雨,没留过学,是圈子里籍籍无名的小人物。最近,他研发出了基因编辑新技术NgAgo-gDNA,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被认为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外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一时间引发学界关注。
韩春雨曾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师从强伯勤院士和袁建刚教授,接触到当时如火如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当时世界科研的最前沿。
“如果没有那几年的培养,我绝不可能做一名科学家”,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韩春雨强调协和的培养和训练在他的科研路上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当年,从协和毕业后选择到河北科技大学任教,韩春雨的选择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但他自己却是满意的,“这里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没有那么高的薪资,但这里是特别好的创业之所。我在这里过得很安静,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从家到学校,我只需要5分钟,有时候做实验到很晚,走着回家,看着星光,我觉得很满足”,韩春雨说。
这次发表论文的作者们,有的是韩春雨的学生,有的是他的师弟,“我们共同的爱好是科研”。科研之苦是人们都知道的,但在韩春雨看来这是一件挺酷又很快乐的事。多年前他曾在网络上留言,对自己可能不能参与到“高科技”的研发中而充满迷惘。“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当科学家,科学家是最高的理想”,他说。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对于韩春雨此次研发的重要意义如是表述:该研究成果找到了对基因组位点编辑范围更广的基因编辑工具。该工具完全不同于以RNA为向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从古细菌来源的Argonaute(简称NgAgo),利用短链DNA作向导,真正实现了对基因组的任意位置进行切割,将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推入了更广泛的境地。
在取得这样的成绩之前,韩春雨经历过不少曲折。他本科没有考上名校,“觉得工作能够是科技方面的就很知足了——比如说在工厂做技术工作”,后来考研进入协和情况才好转。他工作十年默默无闻,没有发表过像样的论文,“在研究方向上也曾走过弯路”,但好在他不断调整自己,并且很快找准了方向。“做这个研究时我就坚信一定能成功,这是科学家的直觉和自信”,韩春雨说。
“在我看来,这个研究是一定会成功的,发现是迟早的事,不是我发现也是别人发现,这是由理论指导的,我有这个信心。就好像人们做引力波的研究,当年爱因斯坦就靠想,科学就是这样不断用实践去验证理论”,他强调。
韩春雨是周星驰迷,所以他借用《喜剧之王》里著名的“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一说称这种自信和坚持为“一个科学家的自我修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提高”,他说。
在河北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有一组对石,上面分别写着“问高”“莫问高”。官方解释说,“问高”寓意师生要勇于攀登科学高峰;“莫问高”寓意师生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要一往无前、永不止步。韩春雨说,做科研,就是要“莫问高”。你若把自己培养成MIT的人,你就是,这是信息扁平化时代的优势。
(科技日报5月30日电)(李艳)
李德刚:一丝不苟做好“加减法” | 2014-02-27 |
“特立独行的驴子”一鸣惊人 | 2014-02-27 |
韩春雨:创新何惧“板凳冷”(图) | 2014-02-27 |
韩春雨:“一头特立独行的驴”(图) | 2014-02-27 |
韩春雨:小科学家跳上大舞台(图) | 2014-02-27 |
科学家韩春雨:我一直在做可控的事 | 2014-02-27 |
韩春雨:磨出基因编辑“新剪刀” | 2014-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