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李建华:6.2元奖金“成就”资深地浸人(图)
//www.workercn.cn2016-07-11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吃苦、耐得住寂寞成为地浸人的必修课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选择了地浸,吃苦、耐得住寂寞是一堂必修课。

  大学毕业后,在舒适的办公室还没呆上1个月,李建华就被派往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腾冲381地浸试验基地。

  那时,从单位所在地湖南衡阳到云南昆明,坐火车需要近50个小时,从昆明到云南腾冲381地浸试验基地,虽然只有不到800公里的路程,但乘长途汽车却需要4天。科研经费紧张,交通不便,科研人员一般要工作半年以上才能回家。

  李建华至今难忘1986年的那个春节,当时正好处于试验工作的关键时期,聘请的值班和操作工人都回家过年了。离家快一年了实在想家,但铀还没出来,大家又不愿意半途而废。最后,项目组长王西文带着李建华等4人留下来值班。大年初一早上煮了一大锅粥算是过了年,之后大家一头扎进实验室,观察铀浓度的变化。

  在381地浸试验基地,李建华设计了第一台离子交换吸附塔。因为经验不足,焊缝强度计算不合理,加工的第一台吸附塔在试压时封头部分裂了。那时没有计算机,只有特有的计算器,于是他一遍遍计算、修改,图纸、草稿堆积起来足有100多页。最终,吸附塔试压成功,其他各项参数完全满足试验要求。1988年,381原地浸出采铀试验获得原核工业部科技一等奖,李建华分得了6.2元奖金。

  李建华说:“这是我工作后得到的第一笔奖金。”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爱上了地浸科研。

  “自黑”式的“传帮带”

  2003年核工业科研院所调整,李建华被调入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2012年初,铀矿地浸技术研究所恢复成立,李建华担任副所长,主持工作。

  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办了《地浸技术动态》刊物。虽然只是一份内部交流的季刊,但李建华要求大家定期投稿并组织研讨。

  “我认为一所之长必须抓好的一项工作是培育创新文化。”在李建华看来,30年来,老一辈专家手把手培养了自己,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心得、经验、教训告诉年轻人。

  在地浸所,李建华和年轻人交流时习惯“自黑”,总是把自己曾经犯的错误讲给他们听。

  在新疆库捷尔泰沟的“地窝子”里,李建华负责设计了新疆第一套处理铀溶液的地浸设施,但其中关键设备——离子交换吸附塔运行不到10天,进液压力逐渐升高,流量减少。拆开吸附塔后,发现塔内过滤器存在问题,细小的碎树脂把过滤器堵了。经过多方分析,原来是他计算过滤面积时,没有对设备实地测量,而是想当然地引用经验数据。

  “因为我的‘想当然’,试验推迟了1个多月,害得工人把数十吨树脂卸除后,又重新装料。”李建华说,他希望通过这个“反面教材”,告诉学生、团队,要用眼观察细节、用笔记录细节、用脑思考细节。

  角色转变后,李建华更注重年轻人培养,有意给年轻人压担子。

  纳岭沟铀矿地浸采铀技术研究项目刚启动时,原来的负责人因故调离,李建华向院领导力荐,让当时还是助理工程师的江国平担任项目负责人。以如此浅的资历,承担年均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研项目,江国平创造了中核集团的历史纪录。

  “他肯吃苦、肯钻研、勤于思索,而且在院里念的研究生,对业务比较熟悉。”除了知人善任外,细心的李建华还为江国平配备了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作为指导和顾问。他本人也参与了项目的研究工作,从方案制定、试验实施、报告编制到成果总结全程跟进。

  经过几年历练,如今江国平已成为“地矿青年英才”,其承担的纳岭沟地浸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评获得了中核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几年,看到一批地浸科研骨干涌现出来,这才是我最欣慰的事情。”李建华说。(陈 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