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对话李振声院士:“渤海粮仓”这样走来
//www.workercn.cn2017-06-08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话李振声院士:

“渤海粮仓”这样走来

  [阅读提示]

  6月上旬,沧州的小麦迎来大范围的收割。作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要示范区,在2017年“渤海粮仓”一期工程收官之际,这里的丰收景象展示出,离今年环渤海中低产区增产粮食30亿公斤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渤海粮仓”,这个涉及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究竟是如何提出的,又是如何定出了分阶段共实现增产50亿公斤的目标?

  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发了一篇题为《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的文章。这是“渤海粮仓”这一提法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记者采访了“渤海粮仓”项目的提出者、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院士和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渤海粮仓”项目负责人刘小京研究员。并通过与李振声院士的对话,为您还原“渤海粮仓”的来龙去脉。

  [人物名片]

  李振声,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奠基人。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

  1991年入选中科院学部委员(1994年统一改称“中科院院士”)。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2006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如果说农业部门负责的是今天和明天的事儿,中国科学院想的应该是后天的事儿”

  5月27日,酷热的北京,中国科学院家属楼。听说记者的家乡就是“渤海粮仓”示范田最多的沧州,86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渤海粮仓”项目提出人李振声先生挑了挑眉毛,紧紧握住了记者的手。

  2013年,李振声院士就去了8趟沧州,2014年4趟……2016年去了一趟以后,年事已高的他因身体原因,已经很难再去现场看一看心爱的麦子了。

  记者:您是“渤海粮仓”项目的提出者。当初基于什么背景提出了这个项目?

  李振声:要说“渤海粮仓”,就得先说说“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可以说,“渤海粮仓”项目是这一工作的一个延续。

  1987年,我从工作了31年的大西北被调回北京,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主管农业和生物。

  中科院抓农业面对的是全国,从何抓起,要先调研。

  土地的粮食产量,区域性差异很大。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在土壤普查的基础上,中科院的老一代科学家就扎根在黄河两岸盐碱危害严重的低产区工作,研究如何进行盐碱地改造和提高中低产田的粮食产量。我和团队同志在对中科院各基地全面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河南封丘和山东禹城两个点的试验很成功,当地农民、政府都认为有很大的潜力。其中,封丘原来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3500万公斤,经过盐碱地改造治理后,每年给国家上缴6500万公斤,一反一正,每年增产1亿公斤。

  所以,当时在周光召院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中科院400多位科技人员,到黄淮海地区蹲点,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为国家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

  记者: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力气呢?

  李振声:那就得说说当时国家的粮食国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的粮食产量只有1000亿公斤,1958年增加到2000亿公斤,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到1984年增产到4000亿公斤。但从1984年开始,出现了三年徘徊,停留在4000亿公斤左右,上不去了,有一年,甚至低于4000亿公斤。这是联产承包的政策红利释放完了。可同期全国人口增加了5000万。对此,国家很着急。

  记者:为什么把关注点放在了黄淮海区域呢?

  李振声:当时,在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前提下,我们算了一笔账,黄淮海地区500个县,一个县增加5000万公斤,就是250亿公斤。再加上东北增加150亿公斤,南部增加50亿公斤,西部增加50亿公斤,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全国粮食总产量从4000亿公斤提高到4500亿公斤的蓝图。最后得到国家领导人重视,在政府调研后制定了具体实施计划。

  “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得名于当时的《人民日报》。在实施两期6年中,到1994年,黄淮海地区增产粮食252.4亿公斤,与预期计划吻合。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