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刘铭庭:治沙高手“刘红柳”(图)
//www.workercn.cn2017-07-1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刘铭庭近影。人民视觉

  红柳。陈 洋摄

  刘铭庭和吐鲁番农民。人民视觉

  刘铭庭,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为了荒漠化研究,他曾绕塔克拉玛干沙漠7圈,全长40多万公里;发现了柽柳(又叫红柳)属5个新种,将中国的柽柳植物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多年来,刘铭庭共获联合国表彰奖励3项、国家级表彰奖励8项、省部级表彰奖励28项,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派出的专家组,被其业绩感动,尊称他为“刘红柳”。

  推开刘铭庭的家门,84岁高龄的老先生正伏案工作。

  “退休20多年了,他还是天天忙工作,满脑子都是治沙、红柳、大芸。”老伴储慧芳笑着嗔怪道。

  “如果流沙把它全部掩埋,它会又往上长两三米,这是真正抗风沙的红柳种类”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生长着一种生命力异常顽强的植物,那就是与胡杨、梭梭齐名的中国三大荒漠林树种之一——红柳。

  红柳为小乔木,通常高2—3米,根系发达,最深可达10余米。红柳寿命可达百年以上,耐旱、耐热,尤其对沙漠地区的干旱、高温及严寒有很强适应力。

  1956年,还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学习的刘铭庭到新疆进行毕业实习。在荒漠中,他第一次见到红柳,便被这能与风沙、盐碱奋力抗争的植物深深吸引。毕业分配时,刘铭庭主动要求,如愿来到中科院新疆分院,开始了与红柳结缘60年的漫漫科研生涯。

  1959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塔克拉玛干科学考察队,走进了荒漠。“当时,遇见的一个沙丘很高,孤零零的,上面长满了红柳。”刘铭庭回忆,“那种红柳枝条比较细,很硬、很干;最主要的是它的叶子不一样,我当时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种,可能会在防风治沙中发挥很大作用。”于是,他对这种红柳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1960年,他将其命名为“沙生柽柳”。1979年,学术界正式将其更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业内也称为“刘氏柽柳”。

  “这些柽柳高两三米,如果流沙把它全部掩埋,它会又往上长两三米。它的枝条柔性比较大,大风刮不倒它。它的叶子是针形,风沙打不掉,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沙漠生存就成了可能。”刘铭庭强调,“这是真正抗风沙的红柳种类,生态意义非常大。”

  我国科学家一直寻觅的优良固沙植物终于有了!此后,刘铭庭又相继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白花柽柳4个新种,成为柽柳属植物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