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互联网租车业将被装进“法律的笼子”,追求稳健收益的中投却送来了资金,说明互联网租车公司受到法律的制约,反而可能迎来盈利的拐点。可以合法经营的专车等业务,市场前景依然十分广阔,而且可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昨天,国内某著名互联网租车公司宣布完成30亿美元融资,这也创造了全球未上市公司融资的最高纪录。这家公司还公布了部分投资方名单,国字号的中投公司位列其中。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互联网召车服务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以来,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滴滴、快的、神州租车、一号专车等打车软件风靡国内。然而,由于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严重冲击,互联网租车自兴起伊始就遭受多方质疑。今年7月底,滴滴快的、优步等企业因涉嫌违法组织客运经营,被多地交通主管部门约谈,被要求停发商业短信。各地纷纷推出的严厉监管要求,对互联网租车行业的现有运行方式几乎构成致命打击。同时,今年以来,各地对涉及网络的非法运营私家车、租赁车也加大了打击力度,仅北京上半年查处的车辆就达2100多辆。
中投公司投资互联网租车业,消息一出,不禁令舆论对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极大好奇。中投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也被称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2007年成立时,其2000亿美元注册资本金来源于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中投公司运用外汇进行投资,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5.66%。中投作为从事投资管理业务的国家队,肩负着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重任,因此,其投资风格一贯比较审慎,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投资谨慎的中投,在国内互联网租车业频遭打击的当下布局相关企业,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明,这个新兴行业还有未来。
互联网租车业亟待法律约束规范,始终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业是没有未来的。一度风行的专车和快车业务,入行门槛低,缺乏运营资质,偷逃国家规定的各种税费,而且这些业务对传统出租车形成不公平竞争,不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有关行业的种种乱象,交通部正在制定《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尽管有关办法还未出台,近期媒体报道已经透露出一些政策走向,预计国家将对各种专车平台的资质作出详细规定,未来被纳入约租车范畴的专车要求办理营运证件,使之具备营运资质。业内判断,监管部门未来给互联网租车留出空间,主要是高端的专车市场和低端的固定线路顺风车。
互联网行业从来就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而网络租车公司更是烧钱能手,据称在此前滴滴和快的近一年的竞争中,两家一起烧掉了20亿。互联网租车业的无序竞争即将结束,这个行业将要被装进“法律的笼子”,此时,追求稳健收益的中投却送来了资金,说明互联网租车公司受到法律的制约,反而可能迎来盈利的拐点。业内普遍预见,网络预约出租车新政的出台,将对有关行业造成巨大影响,互联网租车公司必须适应政策变化,并作出被动转型。未来出台的新政,无疑将压缩租车公司的营运范围,但可以合法经营的专车等业务,在国内的市场依然十分广阔,而且这些业务会带来比较丰厚的回报。
互联网租车公司进入市场之初是个搅局者,它们在缓解“打车难”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遭遇一番打压,经过一番博弈后,互联网租车公司在法律的规范下,正逐步成为网络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体,并将真正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解决“出行难”做出贡献。这种正能量的“互联网+”公司,也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稳健投资者的欢迎。
法制日报:惩治网络违法信息关键在严格执法 2013-12-16 |
刘宪权: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不能“真空” 2014-03-12 |
光明日报:因势利导用好互联网金融 2014-07-16 |
黄深钢:让互联网经济更好融入新常态 2014-11-20 |
杨国英:发展互联网银行尚须弥补征信短板 2015-01-06 |
“专车第一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2015-04-17 |
“专车第一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2015-04-17 |
陈 凌:告别野蛮生长,“互联网+”才有蓝海 2015-05-12 |
赵 岑:以互联网思维解答公共治理新考题 2015-05-12 |
陈 凌:互联网金融,理性生长方有蝶变 2015-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