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让“点名道姓”式通报制度,不断常态化、制度化,真正体现问责的严肃
中秋国庆将至,据媒体报道,为严防“四风”反弹回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将于9月16日起,在“每周通报”栏目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中纪委对党员干部违纪直接“点名道姓”,而不再是遮遮掩掩的“李××”“刘××”等,或者是“一名副省级领导干部”,这样的做法扯掉了违纪违法人员的“隐身衣”,一目了然,民众当然会拍手称快。
事实上,在“点名道姓”的问题上,中纪委已有相关规定。2013年底,中纪委下发通知,要求严肃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奢侈浪费等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今年2月,中纪委又下发通知,要求对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而近一两年来,公众也已看到,中纪委在曝光“四风”及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上,“点名道姓”已越来越呈现常态化。
“点名道姓”体现了党纪处分的严肃性。既然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被问责,就应该有明确具体的指向,对应具体的人和事。不管涉及哪级干部,不管是否同时触及法律,都不应该有例外。若只有当事人自己心知肚明,又如何能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以往那种只点现象,不直接点名的做法,更像是“一人得病、众人吃药”,或许有参考价值,但显然缺乏足够的威慑,容易滋长侥幸心理。
不仅如此,“点名道姓”也不同于以往常用的内部通报,而是具有了足够的外部性,更能够体现治理的公开透明。一旦被点名,这些问题以及问题官员就不再是内部的事情,而是会进入公共领域,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党员干部来自民众中间,应该有更高的道德与纪律标准,做民众的榜样和典范。这本身也符合中央落实八项规定及从严治党、强化问责的精神。
如此毫不惮烦、三令五申地表态要“点名道姓”通报违纪,也不排除这一做法在现实操作中仍遭遇一定阻力的可能。因为,任何一项可能触犯某些特殊群体的措施或制度,其在运行过程中,均有可能产生损耗,甚至出现走样、打折扣之类的扭曲。其中可能有习惯性健忘的情形,也与一些官员甚至是机构有意无意地抵制有关。
这也表明,诸如“四风”及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并不那么容易清理去除,中纪委抓得紧一些,措施严一些,则政令贯彻到位的情况就会好一些。反之则会出现回潮,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
正因如此,若是想彻底消除“四风”问题的滋生,一方面有待于党员干部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上多一些敬畏和顾忌,真正把精力和想法转移到为社会公众服务上来;另一方面,从上到下也应该保持足够强大的压力,常抓不懈、持续加压,并形成一体遵循的严格制度。而前者能否做到,则往往更依赖后者是不是到位。
此前有专家表示,为严防“四风”侵蚀政府与社会,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腐败法律,从制度层面强化约束,体现惩防并举、综合治理、从严惩处、慎重准确等原则,并注重可操作性。而“点名道姓”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从目前的社会效果看,也具有无可置疑的震慑作用。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以往肆无忌惮的官员现在有所收敛,开始检视自己的行为了。
而从长远看,还有必要使之不断常态化、制度化,真正体现问责的严肃。责在公共事务的官员,本来就应该服务于公共利益,并坦然接受社会的监督。其履职的情况究竟如何,有没有违反规定,乃至触犯法律,民众有知情的权利。唯其如此,才能实现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不留死角、没有空白的愿景。
周稀银:“点名”应该从此成为通报违纪的铁律 2013-12-19 |
快评论 2013-12-19 |
李晓亮:“点名”才刚点燃批评问责的引信 2013-12-19 |
人民日报:有铁面问责,才有进取动力 2014-01-17 |
宋 华:扒下“隐身衣”才能戳到违纪违法者... 2014-04-17 |
审计监督发力 “倒逼”制度完善 2014-06-27 |
审计监督发力 “倒逼”制度完善 2014-06-27 |
审计监督发力 “倒逼”制度完善 2014-06-27 |
佟熙茜:官员连续“踩雷”是拿法纪当儿戏? 2015-07-22 |
沈道远:“点名通报”能否让干部“警钟长鸣... 2015-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