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前些日子际遇朋友,友人很是感慨“单位”,说是自己经年闷家学问,人情冷暖生疏,结果一不小心从三级教授堕落成了四级,“50多岁的人了,除了学问,还得琢磨人情世故,单位啊。”
大学圣地俺不太明白,在不同凡响的院士、一级教授之外,想来教授如云的人堆里,要就学问分个高下怕是还真不好说,人情世故难免。
要说呢,年轻时雄心壮志,满世界的不服是需要有的,年过半百还执著,会背离孔圣人五十知天命的国学思想,有点不像中国人。
作为特定时代过来的人,我们这一代沉迷于单位多少有些无奈。早间您要是没有单位,离“流氓、二流子”就不远了,单位不是选择的,是分配的。很多想进单位却夙愿不能得到满足的人,会被称“无业游民”。后来国家思量再三才许可了个体户的名号,算是可以贩卖鸡蛋、倒腾服装自食其力了,不过声名和单位人还是差了很多级别。
现而今,曾经的单位概念早被洗涤一空,既然还留恋单位,想多了怕于己无益。这不,时下媒体就嚷嚷说,谁谁辞职离开“单位”什么的,要论起来,未必不是远见。
比较可惜的是,尽管没有明确的意识,但估计我还是应该算知天命的家伙,所以也没存下过分的念想。客观说,大学里可能还有学术上的比拼,而在机关、事业等一干单位里,很多时候忙乱多年也说不出个有序的道道来,如果不将雄心壮志收敛起来(倘若真有的话),自己不容易跨过心路上的坎儿。
简单看,当下那些梦着某天腾达的人,单位里一个理想青年的进步之旅就缺乏吸引力。不管怎么说,单位的头领总是个别的,众多奔走楼道之士打酱油的时候,别人基本不予关注。平庸是免不了的,不是您不甘于平庸就可以逃离。
前些日子看到题写南京“钟山碑文”的余秋雨大师说,读书是为了使自己远离平庸,首先的感觉是这个不算什么新词儿。很多年前鄙人就相信这个学说,埋头读书日复一日,也不知道算多还是不算,反正是读来读去人却变得日益平庸,快退休了,想在巡山小妖的队伍里寻个扛旗子的位置也不能够。
说笑了,其实单位里按部就班地发展能够登顶是很不容易的事。业务能力是一方面,人情世故当然也会有。一是群众关系,能力强的人自负,稍微走神就会忘乎所以。再有就是联系领导,虽说咱们讲究密切联系群众,可事实上很少有首脑像带领GE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韦尔奇那样,将领导岗位7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到处乱串上:总是在不同的部门、人员之间穿梭聊天。
除非不是单位人,照规矩让有权提携的人了解你是必须的。讲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在建设部门工作的家伙办公桌边坐了多年,因为精力旺盛,将太过富裕的时间都贡献给了股市,结果在某次股市火爆的时段声名鹊起。厅长获悉后大怒,亲自教化:那么多年什么事都不干也就算了,天天股票影响非常不好。某先生一句话没说,回到办公室把近10年来单位出台的法规、文件搬运至首长办公室,告知可以找处长核实,90%都是其主笔书写。据说厅长改日便和颜悦色告知应该注意影响。其实领导豁达开明,主要是列兵隐藏过深,没被知悉。
权当闲扯了。留在单位,或者还没有勇气离开单位,踏踏实实工作好。年轻呢,做做将来安邦治国的梦也没什么不好,逐利已成众人的期许,官吏层级不同利益的差别可能就是为了达成激励的效果,所以进阶的比拼没什么好非议的,喜欢呢,心理上的满足还是有的。
当然,只是为利益而奋争,是否不太值,抑或满脑子的科长、处长以及与之伴随的到底属于不属于鸡毛利益,那是需要想明白的,别早上起来清高,晚上迷糊又郁闷,不管怎么说,教授、官阶的职数终归是有限的。
萨特在读过百科全书后去博物园考证,结果发现“花不怎么像花,猴子也不怎么像猴子”。这到底是嘛意思?单位里呆久了,对人、对自己的认知也会是这样吗?
斯是陋室,惟吾豪华? 2008-09-30 |
以领导的名义 2009-01-07 |
人民日报:纳卡问题会引发战争? 2009-12-02 |
证券时报:澳大利亚连续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2009-12-07 |
乐 其:不可低估“微尘”的力量 2012-05-11 |
张剑虹:儿子怨我没本事 2013-01-25 |
南京日报:别用“物质秤砣”衡量“古诗重量” 2014-10-24 |
网友谈:你的幸福与房子有关吗? 2009-11-20 |
赞“陋室”变“宜居” 2015-05-15 |
趣谈文人书斋 2015-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