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陋室观复:向批评家致敬
欧阳
//www.workercn.cn2015-11-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早先有听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笑谈文学评论,说是现而今著名评论家们都缺乏批评热情,而是热衷于倚名卖名。既然有名,当然就不是滥竽充数,他们学问之高有目共睹:通常情形下不看作品也能够来一篇见识深刻的高论。

  作为外行,博士所言是褒还是贬不甚明了,也就没去瞎捉摸。又想起此事是因为近日读到一篇专业人士关于文学评论界的文章。据称是有感于评论名家们的卓识洞见,某出版社出于贡献文学的大义,准备辑集出版。劳神费心一番,终于收集到一批针对不同文学作品的顶尖文论。然而,在粗略学习之后编辑却犯难起来:分拆之下每一篇都很好的文章,辑在一起没有“合集”的味道,“怎么看都像是不同文辞的同一篇作品”。为此,作者感叹文学评论“国已不国”。

  站在圈子外面,斗胆认为专家过虑了。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加之什么解构、建构,或者还有现代、后现代之类的稀里糊涂词汇,等等,似乎已经是必须露面的学问,有所面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发展到程式化的水平,在我看来是大进步,说明文学评论正行进在步入科学最高境界——数学的路上,专家们背熟公式就可以大展才华,也许还可以一劳永逸也未可知,哪有那么多无厘头的思虑。

  说到这些并不是搞怪,不管怎么说,文学评论还是本分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更能说明这个道理,至少评论家们不会标榜说,自己的分析和论说为文学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现在还不好说文学繁荣,但相信即使繁荣日子到来,也不会像文学之外的评论家那么疯狂,如经济学界的疯言疯语。想想那些在经济发展遇到困境之时束手无策的专家们,到今日还在讲述如何为GDP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站在明亮的聚光灯下也没有脸红的样子,文学评论家们无疑是非常谦虚的群体。

  比较起来,吹捧也好,挑剔也罢,文学评论多少有些公认的尺度,即使合集有格式化的嫌疑,但“单独来看”还是不错的。反过来看那些云里雾里的财经评论,比如股评,各种故事在股评人士的口中到处跑马,同样的现象,说法完全相反,想让您割让股票,其曰“热点散乱”,而为了鼓动您抬轿子,说法就变成了“板块轮动”,真正是贼心难辨……以此观之,文学评论高尚可鉴。

  当然,关于文学的论说未必就不骗人。黄永玉在追忆早年时光的时候就声称其老舅不厚道。想当年,黄画家初出江湖,混迹于小作坊,认得些许文字后便妄想读书,正当此时,听闻沈从文写的东西如何了得,学徒小黄于是勒紧裤带,忍饥挨饿数月,终于省下余钱出手购得亲人撰写的小书一本。结局是黄艺术家读后直呼上当,原来书中所述烂事,不过是凤凰那个边陲地界儿河边上随处可见的风光,气得学徒直抱怨舅舅实乃骗子也。

  骗不骗的,小学徒起码读书或是被读书了,而不是如被骗股民那般霉到高买低卖,根儿上讲还是好事,再说这事儿本是怪不到沈先生的,都是那些虽然不一定识字,但耳朵学问渊博的评论家蛊惑,和文学评论没有太多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只是评论,而是批评,情形应该是不一样的,想来针对特定作品的批评,基于视野和性格的个体化特征,想要千篇一律,怕是得有电脑的才干,非人力所及。

  问题是批评和评论的界限在哪里呢?专家的困扰大概不是评论的类同,而是批评的缺失吧。估计正是这个缘由,文学评论落寞了,不少作家在公开的场合就坦言从来不看文学评论,这种状况不知道是不是也固化了,久而久之,那些文学评论家们自然也就放心舒坦起来,反正也没有人赏读自己的杰作,胡言乱语何妨?至于是否是商业逐利驱使腐蚀了高尚的领域,这样的说法显然就不重要了。

  据说批评是文学繁荣的重要基础之一,那些整天忧虑文学沦落、振臂文学繁盛的大佬们,面对稀疏的批评,为什么不祭出相互诘难、攻讦的宝典呢?

  也许是不能,也许是不想,也许是懒得争辩,批评家退隐了,曾经活跃的水域归于死寂,生命迹象渐失……

  这样的局面其实何止是在文学领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