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打击极端组织任重道远
毕振山
//www.workercn.cn2016-04-0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地时间3月26日,叙利亚政府军士兵在台德穆尔焚烧“伊斯兰国”的旗帜。东方IC 供图

  随着叙利亚和伊拉克纷纷攻进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核心控制区,曾经横行无忌的“伊斯兰国”似乎已经走到了末路。然而,地盘缩小并不意味着“伊斯兰国”对世界的威胁减小,开辟新地盘的可能性和频繁发动恐袭表明,“伊斯兰国”仍然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破坏力,国际社会唯有继续同心协力,才能最终将其消灭。

  从2014年6月宣布“建国”起,“伊斯兰国”已经肆虐了将近两年,直到最近才显露出颓势,具体表现为地盘缩小、人员不足和财政困难。美国IHS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控制的地盘比一年前减少了22%.在叙利亚,叙政府军不久前刚刚收复了古城台德穆尔,逼近“伊斯兰国”控制的代尔祖尔以及该组织所谓的“首都”拉卡。在伊拉克,伊政府军和什叶派民兵正在进行收复该国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的战役。

  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以及外籍新兵减少,导致“伊斯兰国”的兵员严重不足。按照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截至今年2月,“伊斯兰国”在叙、伊的战斗人员数量在1.9万人到2.5万人之间,低于2014年5月至8月期间的2万人至3.15万人。据观察人士称,现在“伊斯兰国”的军队士气低落,临阵脱逃和缴械投降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弥补兵员缺口,“伊斯兰国”甚至招募大量“童兵”参加战斗。此外,在美军的定点清除打击下,“伊斯兰国”的领导层也残缺不全,就在上月25日,美军刚刚铲除了据信是“伊斯兰国”二号人物的哈吉·伊玛目。

  “伊斯兰国”的财政也出了问题。由于石油设施和运输路线遭到美俄等国空袭,“伊斯兰国”的石油收入锐减,不得不采取削减外籍人员工资等措施来平衡开支。为了扩展财源,该组织还经营起走私人体器官、贩卖人口和毒品以及倒卖文物等勾当,并加大了对控制区域内居民的掠夺。

  “伊斯兰国”的实力可能确实大不如前,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组织行将覆灭。在两年的时间里,“伊斯兰国”已经将其势力扩张到世界多个地区,并得到多个极端组织的效忠,而且通过网络传播等途径,该组织还培训了不少“隐形”的极端分子。

  许多国家注意到,“伊斯兰国”已经在着手把利比亚建成第二个“根据地”。目前“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大约有6000名成员,控制着苏尔特、德尔纳等城市,并沿通往突尼斯的利比亚北部沿海公路扩张。如果该组织在利比亚站稳脚跟,不仅能够倒卖这里的石油,还可以西向串联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极端分子,南向与马里的反政府武装以及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合流,其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将比叙伊地区大很多。

  除了西北非,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国”势力也在增长。印度尼西亚警方最近缴获了一批与“伊斯兰国”有关的文件,其中显示该组织计划把印尼的波索地区打造成在东南亚的根据地之一。目前印尼头号在逃恐怖分子桑托索和菲律宾的一些反政府武装分子已经向“伊斯兰国”宣誓效忠,越南等国也出现了“伊斯兰国”招募人员的隐秘通道,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不得不加强相应的搜索和打击力度。

  “明枪易挡暗箭难防”,“伊斯兰国”地盘扩张固然难对付,但恐怖袭击更让人防不胜防。3月22日的布鲁塞尔恐袭,以及近几日巴格达和俄罗斯达吉斯坦遭到的恐怖袭击,表明“伊斯兰国”越是在战场上失败,就越可能通过发动恐袭展开报复,以制造恐慌并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欧洲刑警组织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已经有5000名“伊斯兰国”训练的武装分子潜入欧洲,如果“伊斯兰国”激活这些人发动恐袭,显然会对国际社会构成更大的威胁。

  由此可见,“伊斯兰国”现在远未到“行将就木”的时候,国际社会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应该继续保持合作,以更大的注意力和强度对其进行防范和打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