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河南开封一家开张10年只招聋哑人工作的面馆温暖了网友。店里除老板之外,7个厨师和服务员全是聋哑人。店面的招牌上写着:无声的服务,有爱的世界……您的到来为聋哑人提供了一份工作、一份收入和一份对正常世界生活的追求。
看到照片上聋哑人服务员快乐宁静的表情,我的心瞬间释然。关注报道残疾人领域十余年,最初某种“居高临下”,甚至不自觉带点优越感的态度,悄然发生转变。
从首位盲人女钢琴调律师陈燕到享誉国际的盲人钢琴家孙岩,从全国自强模范获得者王勇到连续两届残奥会冠军赵帅,从被遗弃的脑瘫女童到心智障碍的孩子,从盲人足球双胞胎运动员到高位截瘫的兄妹创业者,再到孤独症患儿家长……他们曾经都是我的采访对象。
我最深刻的沉淀是,他们并没有身处劣势之感,反而带给人一种活力、一种精神,一种不愿向命运屈服、扼住命运喉咙的勇气和力量。他们身上散发的自信、自尊和从容,让我深深震撼。
“只有障碍的环境,没有障碍的人群”,这是联合国倡导建设残疾人无障碍生活环境的理念。
不少在国外工作过的残障朋友对我说,一些发达国家无障碍理念和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残障人与健全人一起工作或残健融合的团队比较普遍。近些年,我国无障碍硬件环境建设进展迅速,在保障残疾人出行、工作、休闲娱乐等方面取得不错成效,但不少民众对无障碍理念的普及和认知尚存一定距离。
偏见是源于对残疾人群体缺乏了解。很多人想当然认为残疾人就是弱势群体,实则弱势与否与身体残疾并无直接关联。比如一度被公认为残障程度最重的孤独症患者中,居然有些孩子表现出超常的绘画天赋,被誉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正如残疾人群体中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中国残疾人事业先行者邓朴方有句名言:人们对于残疾人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
你可能想不到,4岁时因车祸失去左臂的赵帅,20年后能蝉联两届国际残奥会乒乓球单打冠军。他说这一切源于父亲当初的鼓励:相信他不会比任何一个拥有两只手臂的人差。
你可能不知道,如今已成行业旗帜的中国首位女性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独自摸索着入户调琴,很多人直到成为忠实用户才知道原来她是位盲人。陈燕说,她最欣慰的是做这份工作并非靠别人怜悯,而是别人对她专业技能的认可。
“没有残缺的身体,唯有残缺的心灵”。感恩报道对象——成千上万残疾人兄弟姐妹,是他们让我内心充盈,获得成长的力量,更让我远离心灵的残疾。
无声面馆里那群聋哑人,是残疾人群体的缩影。看到他们纯净的眼神、开朗的笑容,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没有存在障碍的身体,只有存在障碍的环境。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真正了解和尊重残疾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将变得更为轻松,更加平等有尊严地融入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