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月28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自3月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央行表示,此次利率调整意在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成果,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采取对称方式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可望直接对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产生一定下拉作用;存款基准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带动各类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对于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虽然央行此轮降息采取对称降息的方式,但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实质上是不对称降息。”连平表示,如果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中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存款利率等于没降,而贷款利率却下调了。这种不对称降息将收窄存贷款利差,相当于挤压了银行的盈利,让利给实体经济。
尽管如其所言,在降息首夜,多家商业银行便宣布上调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但其利好能否切实传导到实体经济身上,仍有待观察。
由于此前早已出现降息预期,在昨日央行宣布降息后,市场的关注度由聚焦于降息的背景与意义,移步到降息效果上。
去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后,市场利率水平下行,当年12月的数据显示,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不含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6.92%,比降息前(2014年10月)下降0.44个百分点。
然而,也有分析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遭遇不顺,使得降息的效果有所打折。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日前表示,去年11月央行下调贷款基准利率0.4个百分点,而反应市场实际利率的LPR(贷款基础利率)仅下降0.25个百分点,降幅有限。更激进的观点认为,对市场和实体经济而言,尽管央行从去年11月份以来逐步放松,但货币市场利率不降反升。
不同观点围绕降息效果的纠缠与争论背后,其实是对未来货币政策“松紧”不同预期。对此,央行明确表示,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仍是保持实际利率水平适应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等基本面变动趋势,并不代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本报北京3月1日电)
钱江晚报:非常时期,非常降息 2008-11-28 |
钱江晚报:非常时期,非常降息 2008-11-28 |
华化成:存款利率市场化不宜单刀突进 2012-06-12 |
朱迅垚:央行的利率市场化试验值得期许 2012-06-12 |
徐立凡:再次降息彰显实体经济饥渴 2012-07-06 |
王信川:非对称降息蕴含多重深意 2012-07-17 |
湖北日报:不能用旧思维理解降息 2014-11-24 |
黄 献:从降息看中央货币政策逻辑 2014-11-25 |
让降息真正惠及企业 2014-12-01 |
周俊生:国有大行“坐不住”是市场的胜利 2014-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