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数十位名医及患者出席“首届医患共同决策论坛”。钟南山说:“平常我们讲医学人文,讲得比较多的是医德和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但医学人文精神更深的内涵还应包含技术层面的沟通,这就是医患共同决策。”(见6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由民间人士自发组织的小型论坛,主要是探讨解决我国医疗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医患关系。
最近几年,虽然有关部门以多种举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之间信任,比如,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医疗损伤,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完善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机制等。尽管这些措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相关事件频发来看,还是没有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推行“医患共同决策”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因为“医患共同决策”实质上是一种民主决策,当患者及患者家属参与医疗决策,其知情权、话语权受到尊重,应该不会再对医生有意见,更不可能去伤害医生。而且,由于患者参与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医生的压力和责任,应该也会得到医生的认可和支持。
进一步来说,“医患共同决策”不仅有利于重塑医德、重塑医学伦理,而且还能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医疗知识,共同去战胜病魔,因为“医患共同决策”中就包含技术层面的沟通。
然而,多年来国内医学界似乎不够重视“医患共同决策”。笔者注意到,2010年,来自18个国家的56名专家就曾在萨尔斯堡宣言,号召医患共同决策。但到今天,在国内,不管是政策层面还是学术层面,仍没有重视研究这个命题,当然,也没有纳入到医改方案。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推行“医患共同决策”不符合当前国情,理由是大医院聚集了太多专家、设备和病床,患者也喜欢到大医院“一站式”解决问题,所以,“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一上午看60个号”现象难除,再加上一般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医患共同决策”难推行。
但在笔者看来,“医患共同决策”恰恰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恶性事件频发不断在伤害医患关系——患者对医生不够信任,医生防备心理也越来越重,推行“医患共同决策”有望拯救裂痕越来越大的医患关系。推行“医患共同决策”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共识,首先需要医生做出改变,其次需要患者了解相关医学知识参与决策,而让医患及社会各界凝聚共识的关键是,把“医患共同决策”纳入医改方案,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去推行。
千龙网:“老汉闭经”的闹剧让医患渐行渐远 2010-04-07 |
毛晓刚:重塑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 2012-04-27 |
制度性不信任 2012-05-10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郑山海:解决医患矛盾不能息事宁人了之 2013-10-30 |
文汇报:医患纠纷重在预防 2014-02-28 |
医院安保,向机场看齐? 2014-03-12 |
汪代华:政府购买服务破解医患纠纷 2014-04-11 |
中国青年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医闹”的受... 2014-12-19 |
雅 婷:法律拉起护医网 2015-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