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今,打砸医院、设灵堂等“硬医闹”因会受到处罚而渐渐变少,但持续“维权”、压床、长期“盘踞”医务处、网络散布流言等“软医闹”方式持续抬头。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新形式的医闹让医护人员不堪其扰,部分医院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赔钱了事,他们期待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依法解决。(见5月25日《长江商报》)
相对于袭击医生、打砸医院这种“硬医闹”,软磨硬泡、坚持不懈的“软医闹”更让医护人员不堪其扰。所以,很多时候,部分医院会“认栽”,并以无原则地赔钱来息事宁人,却无形助长了“医闹”行为,加剧“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现象的恶性循环。
“医闹”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与医患间的信任不足有关,还与有些患者不信法或者不知维权途径有关,其中也不乏有个别患者是在无理取闹,甚至有敲诈勒索之嫌。
但不管基于什么原因的“医闹”,有一点须厘清,即医生不是神仙,病人进医院,谁也不敢保证100%的病都能治疗好,更何况有些人患的是“回天无术”之病;谁也不敢保证误诊率为零,这是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对此,患者与家属必须科学认知和对待。
所以,一旦出现医疗纠纷,不管患者及其家属愿意与否,都应走合法程序维权,在厘清事实基础上,谁的责任谁承担,而不是患者动辄采取或硬或软的“医闹”方式。假如医生工作无尊严,沦为高危行业,进而造成医护人员流失,敢问一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与健康,谁来守护?
不再听任“软医闹”闹剧重复上演,法律和制度安排需要给力,即需要建立常态的“硬制度”予以规范和约束,确保解决医疗纠纷路径和方式的合法化。如利用现有法律规定严惩“医闹”者。“软医闹”并非不违法,如蹲守诊室拦截其他患者、写恐吓信,情节严重者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理应对“医闹”者行政拘留或罚款。还有,持续推进医疗责任险赔偿制度,实现风险共担。引入第三方机构,帮助患者和医院调解医患纠纷。多管齐下,众措齐举,才能预防和减少软硬“医闹”,让医患关系和谐起来。
欧木华:医闹,制度疗伤还是警力威慑? 2010-07-05 |
广州日报:医闹,制度疗伤还是警力威慑? 2010-07-05 |
网声 2012-01-11 |
戎国强:“医闹”是一支什么“枪” 2012-06-01 |
中工时评:整治“医闹”要防也要疏 2013-10-23 |
光明日报:根治“医闹”还须完善医疗环境 2013-10-25 |
王太川:修复医患关系须有更多作为 2014-03-13 |
白剑峰:打通患者维权的“任督二脉” 2014-04-18 |
林余颖:“赖床”医闹,要靠法治打掉 2014-09-15 |
新闻观察:关于南平“医闹”的几个设想 2009-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