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跟立“军令状”的决心与姿态相较,群众更关心实际成效。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干,正是践行诺言的最好途径
晒出往年成绩单、立下来年“军令状”,已成地方两会的常见景象。最近,随着各地两会陆续召开,不少地方政府写就的2015版“承诺书”频频见诸媒体。不过,人们也关注,去年立下的“军令状”现在有没有落实?如何避免政府承诺成为空头支票?
“军令状”是鼓舞士气的宣言书,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状。2014年地方两会期间,河北严令钢铁、水泥、玻璃不得新增一吨产能,浙江承诺“三公”经费零增长,陕西提出全省100万人实现脱贫……经过扎实努力,产能压减超额完成任务,经费减支超乎预期,扶贫成绩再上新台阶。有的地方因为大气污染治理未达预期目标,当地就此专门向人大提交了有关报告。政府立“军令状”自我加压,接受人民检验和监督,体现了责任与担当,起到了凝聚共识、推进改革的作用,老百姓看在眼里、点赞在心里。
现代社会,信用堪称最大的资本。对个人来说,“人无信则无人信”;对政府而言,说到做到可谓公信力的试金石。不能忽视的是,今年地方两会上,也有少数地方对承诺事项避而不谈,对于少数没有达成的目标,甚至都没给出简单的解释。这未免令人遗憾。
许下诺言容易,兑现承诺则仰赖不折不扣的行动。作为政府部门,有必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专项台账,及时盘点、仔细对表,对有违承诺进行认真说明和必要修补,避免昔日的誓言随风飘散。政府苦练内功的同时,要想让“军令状”更好激发正向作用,也离不开外力的介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语境下,着力完善相关制度,落实各级人大的监督与问责功能,同时畅通渠道,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则是督促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的重要举措。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些地方年初口号喊得山响,擅长推出“10件实事”“8项惠民工程”,到了年底往往只办成五六件,余下的便不了了之;一些领导干部谈论改革时豪情满怀,一旦轮到抓落实,就干打雷不下雨、充满畏难情绪。长此以往,流失的是公信力,消耗的是宝贵的执政资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一年多来,改革之所以“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之所以“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关键就在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创新、狠抓落实,敢于啃硬骨头。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一连串的实绩告诉全社会: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干,正是践行诺言的最好途径。
一些群众之所以存在“老不信”心理,跟某些政府部门和干部重承诺轻践诺、屡屡失信于民有莫大关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跟立“军令状”的决心与姿态相较,大家更关心实际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深化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中,各级政府惟有主动对接需求、以百姓之心为心,狠抓落实、把好事办好,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赢得支持与信任。这样,“军令状”才会成为凝心聚力的信任状。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今日改革洪波奔涌的澎湃气象来之不易,当此之时,尤须全国上下一鼓作气谋改革,真刀真枪抓落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履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蹄疾步稳地推进各项工作,我们的梦想一定会渐行渐近。
年底验收,掂掂“一诺千金”的分量 2012-12-20 |
年底验收,掂掂“一诺千金”的分量 2012-12-20 |
多一些“约法三章”,少一点“正在研究” 2013-03-18 |
练洪洋:治霾“军令状”别虎头蛇尾 2014-01-09 |
张广昭:地方“军令状”折射发展之变 2014-01-28 |
肖 华:杜绝军令状变空令状 2014-02-27 |
朱昌俊:“军令状”常有 善治何以难期? 2014-02-27 |
人民日报:立了军令状就要有结果 2014-06-09 |
解放日报:决不松口 2009-04-15 |
解放日报:决不松口 2009-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