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简政放权,群众办事变得更方便,市场活力也有所增强。然而,在一些领域,“放权”的工作已经做了不少,“简政”却没有到位。由于“简政”拖了后腿,有时群众去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依然要“跑断腿”。
前不久,记者到重庆一家三甲医院看病,对“跑断腿”有了切身体验。为了退掉200多元的医药费,记者先后跑了一楼取药处、四楼医生诊室、四楼收费窗口、二楼综合服务窗口、一楼取药处、二楼综合服务窗口等,足足耗了3个小时。
记者在排队过程中发现,与我有相似遭遇的人并不少。面对如此繁琐的退费程序,有病人向医生抱怨:“明明一个窗口就能够办好的事情,为何非要让我们跑6个窗口?难道医院的人都闲了没事干?”对于这种质疑,记者也深有同感。
众所周知,当下医疗资源总体比较稀缺,三甲医院更是人满为患。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好稀缺的医疗资源,一方面需要做好“放权”工作,即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将部分三甲医院专属的“权力”下放到下级医院;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简政”的工作,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充分挖掘医疗资源的潜力。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医疗机构都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一边口口声声喊着要推行“分级诊疗”给医院减负,另一边则对繁琐的办事流程以及群众的满腹怨言置若罔闻。殊不知,医院的负担既是由医疗资源紧缺的客观现实、部分患者的非理性选择造成的,也与医院本身的流程设置不科学有关。
事实上,这种“放权”而不“简政”的现象,并非只见于医疗领域。以车辆年检为例,根据去年9月1日实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部分车辆可在6年内免检,这种“放权”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但记者在办理车辆年检时发现,部分服务窗口排起了长龙,而另外的服务窗口则鲜有人至,造成工作人员“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不但群众满腹怨言,工作人员也心存不满。
在推行简政放权的过程中,“简政”和“放权”的关系,本来应该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然而,到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那里,现在的格局是“一条腿走路”。失去平衡的简政放权,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如果简政与放权之间不能产生“化学反应”,即使任何一方发挥得再好,也难免有另一方会“拖后腿”。
身处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简政放权已经步入“深水区”。随着大量行政权力的下放,改革的红利已经得到释放。然而,“简政”依旧蕴含着巨大的红利,只要行政事业单位认真自我检查,群众还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姜 洪:刁难民众者一律停职追责,好! 2013-11-07 |
朱 霆:“一个窗口”亮出良好形象 2014-02-20 |
周潜之:消除假身份证须靠严格的监管 2014-02-26 |
屈金轶:愿民营医院价格松绑能产生鲶鱼效应 2014-04-10 |
长沙晚报:“办证难”呼唤公共服务升级 2014-04-25 |
人民日报:上下衔接,防止矛盾积压 2014-07-11 |
冬月禾:简政不到位,凭啥“马上办”? 2014-11-02 |
新华每日电讯:“中梗阻”截留改革就是不守... 2015-04-13 |
桑胜高:权力下放后还须有效衔接配套 2015-04-13 |
法制日报:别把反腐与办事难扯在一起 2015-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