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经记者梳理发现,6月30日在北京受中央表彰的全国102名优秀县委书记,在获表彰一个月后,已经有胡启生、杨承贤、李建阳、程连元四人以调任或擢升的方式得到重用。(7月30日《长江日报》)
在中央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重点解决领导干部“能下”问题之际,优秀县委书记的“上”具有标志意义。它说明组织对县委书记队伍的认知和使用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对于促进领导干部有担当、负责任、创业绩具有激励作用。但现实中,对干部的表彰与任用(这里主要指提拔)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表彰为提拔服务。要提拔谁了,就先造造舆论,弄出点响声,这类表彰可能有名无实;第二,表彰和提拔互为平衡手段。更多的是,提拔不成,用表彰来补偿;第三,重提拔轻表彰。组织或个人唯提拔是举,退而求次才是表彰;第四,表彰和提拔集中使用。或许特别优秀,或许特别青睐,各类褒奖,对少数人过度使用。
对照奖励和任用文件,二者的标准和条件虽然有相同的内容,但许多硬件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于表现、功绩和贡献,后者偏重于资格、素质和能力。前者可以作为后者的参考,但前者不一定适合于后者。即使是中国古代,能者任官和功者封爵,也是划分得很清楚的。
既要承认二者的相关性,又不能混淆二者区别。否则效果会实得其反:一是组织上不当使用自由裁量权,结果造成表彰与使用不当不准,削减了激励功效。二是对干部而言,要么导向不明,让人无所适从;要么导向不正,诱发不当预期,从而扭曲干部的思想和行为。
而这次对县委书记的表彰与使用受到肯定和关注,是因为中央表彰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它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时的,它能整体反映这个群体的能力素质,和在任上的表现与政绩。但不排其中也有“功者封爵”的成份,这就注定了不会是所有的受表彰县委书记都会得到提拔。
“优奖”与“优进”,大方向是一致的。但要根据“优”的内涵与外延的差别,分别进入“奖”和“进”的路径,各得其所。殊途同归于同一主体的,必定是表现与功绩、资格与能力都堪称优秀的那一部分人。
文/易国祥
人民时评:“扩内需”与“紧日子” 2008-12-29 |
人民日报:为监督关口前移叫好 2009-09-02 |
检察日报:进不失廉,为官的立身之本 2009-09-08 |
人民日报:为监督关口前移叫好 2009-09-02 |
检察日报:进不失廉,为官的立身之本 2009-09-08 |
人民时评:“扩内需”与“紧日子” 2008-12-29 |
金采薇:想起了那些老党员 2011-04-01 |
任小康:重视教育不能靠情绪化问责 2013-09-11 |
随意重罚不是好的作风教育 2013-09-11 |
椿 桦:别让“反腐”成了贪腐者的通行证 2013-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