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杨绍功:改革既要改和尚也要改庙
//www.workercn.cn2016-01-1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地都在研究如何开好头、起好步。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当前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引领。社会各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十三五”开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以激发驱动发展的新动能。

  在宏观上理清了思路,就要微观上精准发力。就创新而言,微观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发企业这个创新主体的潜力,以企业创新刺激和带动各方面创新,从而让经济发展焕发新的活力。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在开局之年不妨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转移到企业生存现状上来。

  最近,一名从事绿色建材产业的企业家告诉记者,尽管绿色建筑市场前景很好,但他并不打算扩大产能。因为新产品制造出来,进入市场要接受省、市、县多个层级相关机构的重重认证,每一次认证都要交一笔钱,而不少部门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在同一张证书上“盖个戳”。此外,尽管他的企业研发实力很强,但除了满足评比科技创新资格之外,他并不愿申报专利,因为报多了反而容易造成核心技术的流失。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为什么企业不愿创新、不愿扩大生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保护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破除。如果企业销售一个产品还需要层层攻关,才能打进被行政权力条块分割的市场,如果企业作为一种新技术的首创者,不能获得应有的价值和尊重,怎么能奢望企业面向市场生产、迎着最新的潮流去创造?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降成本列为今年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这也使得为企业减税成为当前业内最直接的预期。企业减税当然势在必行,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必须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让企业休养生息。同但时必须看到,“降成本”的内涵不仅是降低企业的税负成本,还包括降低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制度成本主要是政策制度的设计给企业增加的负担,其中最直接的例子之一,就是前面提到的层层认证。这些是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行政服务机制冗余不畅给企业带来的消耗和损失。

  有些制度成本在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但是许多制度成本是可以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来消除的。进一步推动行政体制走向深入,是化解企业制度成本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调研中有企业家就向记者建议,应当取消部分认证机构,让上级部门一次认定的结果通行各地。在一些发达省份,这样的做法已经很普遍。但是,这样的“通行互认”需要砍掉一些冗余的机构,突破一些地方的利益保护,这样的改革还必须要地方痛下决心去啃“硬骨头”。

  开局之年迫切需要“改革+”。充分认识改革对减少企业成本的重要性,更要深刻认识继续深化改革的紧迫性。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角度出发,改革就必须既要改掉“和尚”也要改掉“庙”。否则,只要“庙”还在,谁坐在里面都可能变成原来的“和尚”。如果说反腐败和反“四风”是在改变“和尚”,那么,行政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就是要改变“庙”。如果只是行使行政职权的人变了,行政体制机制没有变,政府职能没有服务化,就是换了“和尚”不换“庙”,换了汤水没换药。庙门仍是八字开,不是烧香拜佛的还是进不来。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经济新常态下,改革发展犹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必须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才能让企业放下包袱、施展拳脚,不断创业创新,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