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国将历史性解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但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直面人民群众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落实好“扶上马、送一程”的政策稳定、产业扶贫、科技支撑等举措,让减贫事业再结硕果,让脱贫群众过上稳稳的美好新生活。
坚持“稳中有进”,让减贫事业“接得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中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是积贫积弱,尤其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很深,要想实现脱贫不返贫,绝非一日之功。坚持扶贫政策“稳中有进”的总基调,是持续巩固减贫事业成果的必然要求。要总体求“稳”,保障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优惠力度稳定,保障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机构和队伍稳定;要局部推“进”,推动就业、教育、健康、低保等特殊政策逐步向常规性、普惠性、长期性政策转变。同时,要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对于可能发生的返贫风险和边缘人口致贫风险,提前介入、精准帮扶,巩固扶贫成果,让减贫事业“接得上”。
强化“造血功能”,让减贫事业“走得稳”。脱贫攻坚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扶贫“输血”不如扶贫“造血”,而产业扶贫是最具“造血功能”的举措。产业扶贫一头连着村级经济整体发展,一头连着贫困人口个体就业创业,必须把产业扶贫这个根本之策推进好、落实好。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立足本地优势,发挥农副产品生加工、农村休闲旅游、绿色高效农业等多种业态,走稳发展产业、兴办企业的“造血”之路。要在企业与贫困村之间搭建起对口帮扶的更优质平台、提供产业共享的更精细服务,以“万企帮万村”等活动形式,引导、鼓励、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帮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推动对摘帽村和脱贫户“扶上马、送一程”,让减贫事业“走得稳”。
激活“科技引擎”,让减贫事业“动能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夺取疫情防控的阶段性重大成果,离不开科技武器的重要支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也当用好科技武器,激活“科技引擎”。要顺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潮流,协调推进城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信息化建设短板,夯实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的基石。要发展好疫情防控催生的农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打造“科技+耕种”、“科技+管控”、“科技+销售”等更多组合,推动智慧农耕“扩面”、精品农业“提质”、农产品销售“增效”。同时,要用好科技武器完善乡村治理,助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让减贫事业“动能足”。
实现脱贫目标触手可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就是重要一环。唯有对标“扶上马、送一程”的要求,在政策稳定、产业扶贫、科技支撑等重点上下足功夫,不断建立健全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才能为脱贫攻坚收好官、为乡村振兴开好局,在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来源:宣讲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