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2014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评审结果揭晓,“公共文化空间全视域虚拟体验展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15个项目获立项。
在财政部大力支持下,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于2010年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面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需求,开展文化科技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解决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领性的重大文化科技问题。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实施4年来,已经在文化系统引起广泛关注,对于调动文化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凝聚社会力量、解决实际工作难题、推动文化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版特刊登2014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立项项目简介,项目涉及舞台科技、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对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集聚和吸引社会各方相关科技资源、围绕文化行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进行创新、促进先进技术向文化领域转移应用、推动文化行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项目名称:公共文化空间全视域虚拟体验展示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承担单位:成都时空引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文化馆、西南石油大学
内容简介:本项目主要依托公共文化空间数字资源,结合文化空间对文化形象展示的新需求,在对全视域数字化信息采集、三维场景构建、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采集公共文化空间的信息,构建虚拟公共场馆三维场景,实现全视域虚拟体验展示,搭建综合性、可视化、交互式的公共文化空间展示与应用服务平台。为公共文化空间全视域体验展示平台提供设备集成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解决的5个关键问题:(1)采集公共文化空间的信息的研究中,如何获取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三维空间信息;(2)三维虚拟建模是根据所需虚拟场景模型的真实感程度和复杂程度,不仅要真实感强,而且要交互性好;(3)虚拟场景的漫游问题(交互式漫游和自动漫游);(4)虚拟场景中的交互问题;(5)搭建公共文化空间全视域体验展示系统平台。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形成统一的、可扩展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而促进和带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快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应用示范。对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效益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
项目名称:公共文化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天津市易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南开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市今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本项目主要运用内容发布技术、最优路由技术、合理负载均衡技术、码率自适配技术、流媒体音视频关键信息自动化识别技术、大数据挖掘与集成分析等技术,以中国经济广播大数据新媒体公共服务平台为例,整合全国近60家经济广播电台优质内容资源,实施内容数字化、信息资源产业化、服务现代化、终端呈现平台公共化四大特点,以“全媒体”和“数字化”为特色,引领传统广播媒体转型发展新方向,推动与促进信息流通与消费,实现并提升全媒体化的商业价值。
本项目建设依托大数据管理系统,整合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的权威内容,以全网方式覆盖全国,在全国范围内以数字转化加工、数字化传播、数字化管理为主要业务的新媒体公共服务平台。此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的互联采用可跨平台的接口,平台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无缝整合和扩展,在媒体内容聚合、关联和挖掘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视频、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音频等媒体介质实现数据呈现。项目建成后可以成为其他广播媒体转型的典范,引领全国306家广播电台、1900余套广播节目以此模式进行全媒体数字转化,提升扩大整个产业链的产值,起到带动与示范作用。
项目名称:区域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项目承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化委员会、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本项目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基础,提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区域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理念与思路,设计出区域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框架、基本构成和应用模型。
预期通过本项目建设,形成以区域城乡文化设施为骨干,以流动文化服务为补充,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区域公共文化数字化资源的全面流通和共享,打造面向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完善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建设,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各级全民公共文化阵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音乐馆、科技馆、非遗馆等),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面向全民服务平台,支持电脑终端、手机终端、平板、智能电视以及其他各类终端的应用服务模式,构建面向细分人群的公共文化数字体验阵地。
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将有助于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教育行业、大型企业、各类园区、商业街区、社区、军队、政府服务中心、文化旅游景区等现代化公共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将文化产业提升为全市支柱产业提供顶层技术支持。
项目名称:智慧美术馆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市遥在灵境国际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银河空间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
内容简介:该项目综合新一代3D移动智能互联、物联网应用共性特点,贯穿感知、传输、应用服务等共性功能模块——“综合感知平台基础标准+应用子集标准”体系,是与智慧城市相对应的智慧美术馆行业体系建设项目,定位为21世纪全球性概念的智慧美术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的是推进全国首个国家美术馆系统智慧化综合感知应用示范。
整合来自各美术馆的应用服务系统,创建整套情报体系和快速应变的统一基础架构,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美术馆设施和艺术品。能让公众更好地“倾听”美术馆传递出的大量信息;能够细致量化服务,让工作人员更加便捷地工作,从而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并改善美术馆的工作效率、实时运作及管理;能够使管理人员远程、第一时间获得馆内各种相关情况信息,对各个工作人员即时的工作情况做出考评,随时掌控馆内突发情况,及时远程部署;对上级职能部门,可以兼容更大的共性平台。在物联网美术馆共性平台的建立与完善中,可以不断复制该模式。
项目名称:城市文化资源与旅游服务业态融合的OTO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承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内容简介: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借鉴相关领域OTO服务方式,通过解决线上展示与传播、线上线下联动、线下服务的关键技术,构建城市文化资源与旅游服务业态融合,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服务业态的融合。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包括基于OTO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态融合的模式研究;城市文化资源与旅游服务资源的信息库建设;开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移动终端APP;OTO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示范。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城市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情景化的展示与传播,有助于城市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城市居民与游客享受方便、准确、移动的文化与旅游一体化服务,有助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能够推动城市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项目名称:中国节日文化资源管理与发布服务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智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本项目研究目的是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为对象,运用GIS、GPS、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科技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公益使用和商业利用,建立完整、标准、前沿的工作架构和应用系统,并提供实践案例,逐步形成中国节日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增加和节日文化服务平台。
本项目主要研究制定基于位置服务的社会国家公共节日文化资源服务发布应用建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数据挖掘、位置感知等技术,为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互联网终端用户提供全媒体、指向化的中国节日文化信息查询、浏览、订阅、交互等多元服务;集成丰富的文化信息交互功能,如终端用户上传、下载数据、在发布网站页面开设文化属性对象,开辟对民俗节日文化分类的专题文化虚拟社区,针对特定文化现象、事件、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将不同上网习惯的用户聚合到发布网站。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文化信息、地理信息、商业信息等多种形态信息的有机融合,为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提供新的盈利模式,为消费者提供费用低廉而形式丰富的优质文化服务与体验。同时有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不同区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项目名称:古籍修复知识网络系统
项目承担单位:国家图书馆
内容简介:本项目将建设一个古籍修复知识系统网络,系统内容包括目前国内出版的古籍修复专著、规定、相关法律法规,修复档案,古籍修复用纸资料,古籍修复视频等。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古籍保护落后地区的修复能力,提高古籍修复人员的知识水平。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知识本体概念体系研究。利用本体构建的瀑布模型,在已有的古籍修复文献基础上,构建古籍修复技术知识本体、古籍本体、修复工具本体、修复用纸本体,建立规范化的古籍修复知识概念体系,确定概念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和属性。(2)本体的关系数据库存储技术的研究。把本体的概念、属性、关系以一定的结构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当中,并将本体导出为OWL格式。(3)本体的底层互操作技术的研究。研究古籍修复知识本体、古籍本体、修复工具本体的底层互操作技术。(4)协同知识管理。协同知识管理为用户的决策作信息支持,以协同知识链为主导,对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创新、应用等过程进行管理。
通过修复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借鉴他人的经验,一方面可以通过规范化流程有效保障古籍,避免因为低水平修复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该系统,将有效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交流合作与创新,促进古籍修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更多的受损古籍重新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