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久前,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和全国工商联合办的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相关部门集中发布了关于简化军品市场准入程序、建立采购信息交互机制等12项推进“民企参军”的具体措施,这一举动引人关注。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穷二白,不得不借鉴苏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迅速建立较为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可以说,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模式有效推动了我国国防工业建设发展步伐,也为重大战略武器的研制成功发挥了巨大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防工业布局也在发生变化。国有军工企业逐步从单一的生产军品向军民结合型企业转变,不断谋求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在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实践。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民企参军提供了可能。据统计, 2013年,民营经济贡献的GDP占总量60%。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1253.9万户,占各类企业总数的80%以上,规模和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国防工业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技术的频繁升级与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民营企业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资金和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民企参军,既能够有效提高国防开支的使用效率,利用军地智慧加快武器装备革新速度,同时也将国防工业蕴藏于国家经济建设中,增强国防生产的动员基础。
事实上,国防产业早已不再是民营企业的禁区。据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介绍,截至2013年年底,列入总装备部装备承制单位名录和获得国防科工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企业中,民营企业超过了三分之一,部分优秀的民营企业还承担了整机或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民企参军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必然会面临很多障碍和挑战。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博弈,当然要追求生产利润,但在和平时期军队对武器装备的消耗量不大,为降低装备淘汰成本对同一型号产品的采购量也相对有限,而武器装备研制更新周期长,期间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盈利。
因此,国家应当细分国防产业,改革现有的军用规范和标准体系。对于一般的军事产品,如果使用民用标准不影响武器装备整体性能、技术水平和使用安全,则应当尽量使用民用标准,以便更多的民营企业可以凭借现有的设备、人力资源和生产工艺直接从事军事生产,降低其进入国防产业的成本和技术门槛。
为了构建高质量的本土民营军工体系,提高民企参军的积极性,更快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基于长远考量,政府也可以对在国防科技关键领域具有重要发展潜力和资质的民营企业进行适当让利。
生产过“零”式战斗机的日本三菱重工在战后就曾长期得到日本政府的扶持。三菱重工生产的F-15J造价是从美国进口同样战斗机价格的两倍,每辆90式主战坦克造价可以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购买2~4辆同类型坦克,而87式自行高射炮更堪称“全世界最昂贵的高射炮”,但日本政府照单全收。
就是在这样的机制下,三菱重工作为日本军工产业的“龙头”逐渐壮大,并成为日本防卫力量的重要支柱之一。三菱重工生产的坦克、飞机、舰船、导弹及通信侦察装备等,技术精湛,其在复合材料及微电子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走在军工大国美国的前面。
此外,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一旦市场趋于完善,政府就应当及时主动地对军工体系进行总体布局,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引导力度,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对国防工业体系进行优化和升级。
以美国为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军工产业体制在政府主导下转型, 50个主要军工供应商最终合并成为5个高度集中的跨军种、跨平台的军备供应服务主承包商,从而形成强大的研发集成实力和全球竞争力。
那些世人熟知的美国私营军火制造商,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和雷神公司等,通过产融结合、企业上市、重组兼并,在资本市场上广泛吸引社会资源的支持,为美国武器装备的发展革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证。
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技术成功的同时,这些大的私营企业又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角,迅速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获得商业成功后再“反哺”军工产业,如此良性循环,实现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集约化经营。
应当说,民营企业未来进入国防产业的空间会越来越大。目前,美国约有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与军事生产密切相关,产品覆盖面占到整个军工体系的90%,美国绝大部分国防科研和生产任务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交由私营企业负责。小到军服、头盔,大到战机、导弹、潜艇、坦克,还包括租用产品和购买相关维修保障服务等。据统计,美国海、空军飞机的保养和修理任务有35%由私营企业承担,预计今后几年相关比例还将继续提高。
此外,民营企业进入国防领域还必须要有完善的保密制度。对于核心军事装备和关键技术、设施等,如果开放民营企业进入,就必须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和研发,而这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在关键领域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民企参军是一件利国益民的好事,做好这件事需要政府总体设计、科学指导,也需要民营企业积极谋划、大胆参与。欢迎更多有担当、有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到国防产业中来,也期待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中国国防工业体系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工程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