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唯有“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既勇于突破“禁区”,驱散“观念雾霾”,又对时局有总体把握,才能在下一阶段的改革中做到“蹄疾而步稳”
在《咬文嚼字》杂志前不久发布的“2014年十大流行语”中,“新常态”毫无悬念地上榜且名列第二。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这个词多次出现在中央领导关于经济转型的讲话中,并日渐成为媒体报道的高频词。不过,“新常态”迅速突破了经济领域的局限,转而成为备受各行各业青睐的话语表达——人们用它概括那些由改革新探索固化而来的新制度,并期待这些积极的改变能形成某种新秩序。
追根溯源,“新常态”首度出现于官方话语之中,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几个月后的北京APEC会议上,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常态”更成了给2015年中国经济定调的关键词。
从语义结构来看,“新”与“常态”似乎存在某种冲突,但如果将这个热词放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就不难发现其精妙之处。今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各领域的改革都在快速推进,改革的要义在于革故鼎新,以一些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全新理念,代替过去的一些旧观念、旧惯例。通过有破有立的改革,原有秩序将被打破,新的秩序逐渐确立并稳定下来。
“新常态”一词能够迅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走红充分说明,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变中国现状,已是举国上下的最大共识。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曾经靠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累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尤其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很多痼疾沉疴都已成为继续锐意改革的掣肘因素。人们期待能有更给力的举措,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重塑社会新秩序。
要理解“新常态”的内涵,中国当前的吏治改革和铁腕反腐是最佳观察窗口。以前,中国官场存在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消费、公款旅游、迎来送往等不良现象,但“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在官员头顶悬了一柄利剑,风清气正成了作风“新常态”;这两年的拍蝇打虎工作不断加力,包括徐才厚、周永康、薄熙来在内的高官被拉下马,证明“刑不上常委”是伪命题,有腐必反才是“新常态”。
要理解“新常态”的内涵,中国的司法改革和法治进步是另一个观察视角。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中国的法治建设成果颇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方向,“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成基本共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官方话语中得到确认,“国家宪法日”的确立更是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等陈年旧案出现转机,也契合了司法改革的大背景。法治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力量,也将是中国在现阶段的“新常态”。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我们以“新常态”形容各领域取得的改革成效,但中国的改革远未到鸣金收兵、马放南山之时。中国改革涉及复杂的利益博弈,此前多年累积的问题绝非三年五载就能根治,我们对于深化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治标”阶段比较容易出成绩,而“治本”阶段要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看到一些积极苗头就沾沾自喜,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无论是经济“新常态”还是政治“新常态”,抑或其他领域的“新常态”,都在重塑中国社会的格局和秩序,并以此推进中国不断前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勇于打破常规,积极开展改革新探索,并总结出可以升格为制度的经验。唯有“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既勇于突破“禁区”,驱散“观念雾霾”,又对时局有总体把握,才能在下一阶段的改革中做到“蹄疾而步稳”。
沙元森:别让应急措施随雾霾一起消散 2013-01-16 |
新华社:雾霾面前,相关部门岂能避重就轻 2013-11-07 |
张贵峰:应对雾霾,“弹性工作”更要“硬性... 2013-11-07 |
广州日报:根治雾霾还需“不唯GDP” 2013-11-11 |
雾霾门诊 2013-12-19 |
文力涛:先治治脑子里的“雾霾” 2014-01-17 |
鲁 珊:治理雾霾首先要去“神秘化” 2014-01-20 |
一场风雨,不应吹走雾霾的教训 2014-02-27 |
新华每日电讯:警惕雾霾“常态化”麻痹治理... 2014-10-13 |
李 杏:要让人们看到治理雾霾的切实行动 2014-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