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近日,一家名叫“然健环球”的保健品公司,号称拥有一款包治百病、有神奇疗效的“洋果汁”,其会员热衷于用“在一起赚大钱”的说法拉人入会,并向新会员传授如何应对家人、吹嘘产品、发展下线等内容。
又是保健品公司!最近一段时间,“权健事件”将保健品乱象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联合调查组发现权健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涉嫌传销犯罪和虚假广告犯罪,公安机关已于今年1月1日依法对其立案侦查。最新报道显示,包括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内的18人已依法被刑事拘留。
综观近年来的保健品市场,“传销”二字从未远离,以“保健品+传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找到近24万篇新闻资讯;如影随形的还有夸大和虚假宣传等涉嫌违反广告法的行为,比如号称“科学前沿”、鼓吹“细胞论”、包装诸如“酵素”“纳米”等概念产品……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忽悠得公众如坠五里雾中。
尽管乱象丛生,保健品行业依旧风生水起,各种原因值得深思。比如跨区域、跨境协调和执法存在难度;直销与传销的取证、界定有很大不确定性,相关公司和产品在宣传上打擦边球,够不上违法行为;今天刚被整治,明天换个马甲就注册了新公司,复制同样的模式等。更重要的是,对有些刚冒头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能并未在意;一旦成了大患,监管的难度更大。也不排除,有些企业本身在地方上就有盘根错节的利益网,与相关部门早已形成某种“默契”甚至“共赢”。
坐视保健品乱象不断生长,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健康——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过老年人被忽悠购买大量保健品,拒绝到正规医院就医,导致贻误治疗;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激烈竞争之下,“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劣币不断驱逐良币;还会扭曲大众的养生保健观念——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人们关于养生和保健的意识越来越强,但可以信赖的品牌和产品实在少得可怜,乱象一再被爆出,行业秩序却未见明显好转,如此下去,消费者恐怕只能选择“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而整个保健品行业都将面临生存危机。
驱散笼罩保健品行业的阴霾,需要全面统一的规范和整治,不仅要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更要在追责惩处方面下力气。比如,针对一些暗示保健品具有药用功效的情况,要更及时、有效地监管;监管和执法应形成常态,除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游击战”“阻击战”,还要打“阵地战”;要加强科普,让更多公众认识到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可能治百病;要让公众监督和举报掷地有声,那些向主管部门控诉、揭发相关企业产品问题的留言、网帖等,不能每每石沉大海……在权健跌落神坛、引发舆论关注之前,类似的事件、案件并不鲜见,但相关的处罚、打击或许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整个保健品市场和行业层面,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整治。
打击保健品行业的乱象和违法行为,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也不能总以血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为驱动,抽一鞭子才肯往前挪两步。让法律法规、监管执法、行业规范、群众监督形成合力,把问题一一破解,实现良性循环,保健品市场才会少一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尴尬和“一夜暴富”的“神话”。这对市场秩序、行业发展、民众的消费信心来说也至关重要。
最该“保健”的是保健品市场本身——这样的冷幽默并不好笑。为百姓健康撑起蓝天,为“健康中国”驱散阴霾,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人们期待着相关部门有更多作为、更大成效。
让法律法规、监管执法、行业规范、群众监督形成合力,把问题一一破解,实现良性循环,保健品市场才会少一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尴尬和“一夜暴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