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基层领导干部年龄、头衔给予关注甚至提出质疑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其任职资格、能力的关注,对政府组织机构层次、职责的关注,对政府运行效率、治理水平、守法依规程度和执行力的关注。这种关注并非坏事。
这几天,两则与干部任职信息有关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一是,江苏泰州市委组织部对16名拟提拔干部信息进行公示,人们发现,其中一人13岁即参加了工作。二是,江苏徐州市政府网站发布的相关通知显示,该市常务副市长一人身兼46个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的组长、主任等职务。
13岁参加工作,按照人们通常了解的法律规定来说,有“童工”嫌疑;而“一人身兼46职”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头雾水。
目前,两则新闻都有了回应。泰州市委组织部解释称,这名干部13岁时参加当地杂技团,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可认定为其参加工作时间;徐州市政府新闻办回应:这些机构都是临时性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不增加编制和经费,在达到期限或预定条件时将予以撤销……也就是说,上述新闻和任职信息“没毛病”。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领导干部的公示信息、新闻报道等总能引发关注。比如,最年轻副市长、副省长,最年轻女干部,80后干部头发花白,年轻干部发际线偏后等。上述参加工作年龄偏小、“兼职”几十个岗位的情况也都不是首次出现。
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公示公开领导干部的相关信息是一种程序和要求,而公众对这些信息的关注是一种知情和监督。如此制度和权利设计有利于促进、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公正、经得起推敲。某种角度上说,这种从公开到疑问,再到回应的互动过程,不仅普及了相关规定、澄清了误解误读,而且可能让公众对地方政府和所涉干部多一份理解和信任。
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类似新闻总能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或者说,人们关注基层领导干部的相关信息,究竟是在关注什么?
首先,人们关注的是信息的真实性,关注干部提拔任用的每一步是否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年龄造假、履历对不上,还是不具备相关任职资格和条件等,都是发生过的,所以有时舆论难免“刨根问底”一些。
其次,人们关注的是信息的合理性。人们当然知道干部的收入不是按“兼职”数量算的,而是在意,此前一些地方出现过的临时机构设置较为随意、职能重叠的情况。
事实上,政府系统内部为完成某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临时性、阶段性任务而设立一些临时的具有指导、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等职责的组织,是制度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诸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等,在协调各方资源、提高办事效率、开展社会治理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根据国务院有关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要求,凡工作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对已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运行不规范的要进行撤销或合并。
在国家精简机构、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一个副市长身兼几十个职务,符合机构改革的目的和初衷吗?正如人们担忧的,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么多“兼职”,做得过来吗?更重要的是,基层落实工作,千万别成立个小组、任命个组长就“万事大吉”了——如果只挂名不干事,是不是又陷入了敷衍了事、形式主义的尴尬?
所以,涉事地方和官员,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地方政府都应读懂人们关注干部任职信息背后的深意。应该认识到,这不仅是对年龄、头衔的关注,更是对基层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能力的关注,对政府组织机构层次、职责的关注,对政府运行效率、治理水平、守法依规程度和执行力的关注。这种关注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