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为充分利用我省农业资源禀赋和制度优势,国家制定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展政策。利用好这一政策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能源农业与生态保护关系、农业生产与流通关系、增产与增收关系、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关系。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直接和间接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业,通过优化涉农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处理好影响“两大平原”发展的各种关系,促进试验区农业经济发展。
一、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供应低碳生产技术与服务的属性,能够较好地解决农业投入、农用能源、种植排放、养殖排放和有机废弃物等农业生产产生的碳排放,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能力,促进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实现绿色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服务农业产业链高端的属性,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产业价值就是要将资源向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倾斜,将常规生产“外包”给掌握相应技能的种植大户和能手,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的生产端与流通端整体增值,农民增产与增收同步实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适配农业多功能性的属性,特色农耕文化的创意、设计、咨询、会展等商务活动,生态示范园区的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组织培训等商务活动,观光农业与旅游房地产开发活动等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充分发掘传统农业的附加价值,其商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农民通过“非农”服务实现增收的过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要求盈利的属性,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盈利过程就是“资本下乡”的过程,是通过资本将城市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引入农村的过程,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成为沟通城乡产业联系的重要桥梁,成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提供重要纽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还具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属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参与过程、学习过程就是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为建设区域特色的离土不离乡的、根植于特定区域的城镇化提供了高质量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的城镇化。
二、“两大平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可行模式
专业合作组织引领模式,强调在各地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科研院所者、高等院校之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在科研人员和合作组织间建立伙伴关系,是科研与教育培训和推广相结合的服务创新。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强化农业产业体系中企业之间、合作社之间、农户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组织的优势互补和联合协作,有利于实现“两大平原”农业的区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利于规避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规模小、层次低的局限,逐渐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农业的竞争优势和风险防控。专业市场组织模式,即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资市场、农机装备市场、农业信息市场等作为价格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加工中心,通过合同契约与农户、农民大户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构筑稳定的经济关系,为农户提供研产销一条龙经营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应结合“两大平原”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打造农产品销售平台和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平台,引导推动经纪人由个体分散营销向联合开拓市场转变,同时结合招商引资、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农业专业市场组织型生产性服务业。此外,还有场县共建模式,即“两大平原”地区行政县市与垦区交错分布,优势互补,通过场县共建可以加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三、“两大平原”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发展公共生产性服务机构。公共生产性服务机构是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的根本保障。为此,一要加强垦区与市、县两级公共服务机构和区域农业服务中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二要结合玉米、水稻、大豆主导产业及“两牛一猪”、山特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场县区域农技推广中心建设;三要加强快速反应的动植物疫病统防统治、重大突发疫情防治环节机构建设。建议让县、乡两级公共农业服务机构的从业者享受参公待遇,或直接纳入公务员管理。对临时性项目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应急机动资金以备不测,鼓励省级政府将相关临时性支持项目,转变为经常性支持项目。
2.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科教体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人力资本积累提升的过程。为此,一要在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设立符合我省农业生产服务特色的专业,在就业和科研经费方面给予倾斜;二要建立农技人员定期轮训制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在一定时期内到基层参与公共农业服务;三要在农民培训中,将县乡农技人员作为骨干师资的培训重点,加强通过农技人员培训带动提升农民素质的效果;四要设立面向农业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基金,以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加强对基层服务从业者的培训。
3.改造发展传统服务组织。传统的服务组织包括涉农站所和邮政部门、供销社,以及各类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传统服务组织具有网络优势、品牌信誉和公信力优势。应对其进行转型改造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此,一方面可将传统服务组织打造成连接城乡的双向流通终端。通过评估入股的方式与城市大型生产流通企业合作,塑造生资与农产品双向流通连锁销售渠道网络;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服务组织发展成为多功能示范中心。利用其信息中心优势,招商引资发展各种功能的代理业务,包括土地流转和托管、代农储量和农产品加工、农技和农业机械服务、信息服务、订单农业、特色文化展示等。
4.重点发展农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种子(种畜)、品牌和销售渠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应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打造龙江农业产业的升级版。为此,一是要设立高额奖金鼓励科研院所进行龙江优势种养殖业种子(种畜)研发,辅之以建立专门交易市场引入风投资本参与交易;二是以财税金融手段支持绿色农产品品牌及销售渠道建设,倾全省之力发展全国知名的十大农产品品牌,并以北大荒为主导联合中粮集团创建龙江农产品销售的全国连锁销售网络;三是联合顺丰、“四通一达”等民营物流业建设辐射全国的我省农产品物流集群;四是凭借大宗农产品交易资源,以市场换管理技术和牌照,吸引股份制银行进入“两大平原”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形成“两大平原”特色农业金融试验区。
5.集成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共农业生产服务供应组织、各类专业市场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依托互联网可以构建出虚拟的农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体,面向全省全国提供服务。各个组成部分的集成度越高,对外服务的功能越强。为此,建议规划设计集成的“两大平原”农业生产性服务系统平台,政府提供基本服务设施,其他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内容”,以市场手段增强系统的集成度。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