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推进“四化联动”,为苏北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释放后发优势,为江苏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路子。结合江苏发展实际与苏北自身特色,笔者提出六个方面关键举措,以期推进苏北地区的“四化联动”快速健康发展。
(一)产城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当前苏北各地设立了很多类型的开发园区,这些园区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地方,是产城融合发展的主战场。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化优化升级,产业开发与周边住房、商贸、物流、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实现园区经济、生态、人口、文化、空间的多向融合,推动园区发展成为产城融合、园城互动的产业新城。
(二)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四化联动”的基础和难点是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三)数字引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倍增器”作用。“四化联动”的关键是发挥信息化倍增器作用。苏北地区要坚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和优化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品质。将信息化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价值链,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农业宏观决策和综合生产能力。
(四)创新驱动,以科技与人才持续推动新四化联动发展。创新是“四化联动”发展的总钥匙,是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实现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总开关。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创新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五)深化改革,以新体制机制释放“四化联动”强大动力。“四化联动”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背后则是诸多体制和政策上的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持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苏北四化联动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着力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和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苏北地区要用好用足苏北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上海自贸区等政策优势,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六)以人为本,借新型四化之力推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四化联动”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苏北地区推进新型四化联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同步提升,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让老百姓得益受惠。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为最高宗旨。同样,其他“三化”中,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安全,“人”也都是它们的最终服务方向。
(作者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