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鲁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40多年来,国家首次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和完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积极调整。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单独二胎政策成了重要议题,我省和一些省市均计划在年内落实单独二胎政策。
我省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严格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全省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仅用3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人口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类型转变。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各省的实际生育水平,中部最高,西部其次,东部较低。东北地区最低,已处于极度低水平。2000年以来我省人口出生率连续12年均在10%以下,全面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2012年为7.3%。我省在2005年就已经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2012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7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4.87%,预测到2040年前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63万,占总人口的26.7%。人口结构性矛盾开始逐步显现。因此,我省目前正处于人口政策调整的节点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开放单独生二胎,正是顺应了目前的人口发展规律,可以调整人口结构,增加“人口红利”,促进全省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良性发展。但生育显然与城乡差别、思想观念、传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关系。而生育意愿与实际选择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作为一个主观指标的测量难度很大。政府及社会还需认真反思,尤其要未雨绸缪,注重与此项利好政策推行的配套措施衔接。这是落实好“单独二孩”政策的重要保证。从我省目前的各方面情况看,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促进家庭养育成本社会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全国大的格局中依然相对滞后。目前全省居民家庭所承担的教育投入、医疗投入以及高房价所带来的生活成本压力依然很重,而且人们在就业、养老及更多公共服务方面的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为更好地落实新形势下的生育政策,政府应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即通过政府多重努力逐步实现家庭养育成本部分社会化,让更多制度设计综合作用于民众生存环境的总体改善,以此缓解生育者的压力和降低生育者成本,使适合生育的居民免除生育的后顾之忧。这是保证全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努力做好相关政策衔接工作,保障新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尽管政策已经出台,但各地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还需要经过一些必要的工作程序和法律程序。我省应尽快修改原有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早日启动修法程序。根据我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近年来人口变动情况以及单独二孩启动实施情况,加快编制年度人口计划。要对本地区启动相关数据测算和评估工作,如对符合条件生育的人数、有生育意愿的人数的调查等等。同时为未来全面放开二孩打下基础, 相关部门也要准备进行全面放开二孩的调研工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的衔接工作,积极推进“单独二孩”政策尽快在我省依法实施。
三、注意动态进行生育政策调整,根据形势发展逐步完善。我省毕竟是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尽管我省总和生育率较低,需要通过“单独二孩”等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将放开“单独二孩”作为缓解低生育率的重要措施,但生育政策调整必须是动态的,今后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人口状况的变化以及民众的生育意愿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以使我省人口政策适应人口结构调整的需要,并通过建立生育意愿监测网等办法适时监控,防止人口暴涨或超预期增长,保证人口均衡发展,唯此才能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稳步前进。
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造成新的生育不平等。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落实“单独二孩”政策,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防止有人借机超生。严格控制走后门等现象,并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要在领导干部中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防止腐败在新的人口政策中发生。
五、应根据地区情况不同,差异化地制定相关政策。相关分析显示,此次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受惠的人群可能主要集中的城市家庭。因此,对部分符合条件人数较多的地区来说,可以采取倡导合理生育间隔、从年龄上来说可以按照先长后幼,即政策上应优先安排年龄较大的单独夫妇再生育、实现错峰生育的办法。并努力做好再生育审批等工作,以防止出生堆积和生育量过大现象。要切实保证在“单独二孩”放开的条件下,实现对人口的总量控制,使人口生育曲线平滑增长。
六、注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积极解决配套体系问题。“单独二孩”的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必然会有所增加。在目前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比较紧张的现实环境下,必须注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积极解决配套体系问题。包括完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城市医院的妇产科资源和儿科资源承载能力,对幼儿园、公立小学和儿童医院等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社会资源等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要多处着手、多部门合力,未雨绸缪应对即将到来的新增人口,确保新的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应对低生育率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人口结构调整始终朝着有利于我省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