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王刚//www.workercn.cn2014-02-20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现教育公平,须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基础。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执政为民、教育惠民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取得初步成效。

  健全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

  一直以来,灌南县坚持教育工作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考虑、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全县教育科学、均衡和内涵发展。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县委、县政府把各类教育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教育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在教育经费筹措、控辍保学、校园安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履好职。县教育局对学校进行学期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称评审、教师聘用等挂钩。县四套班子成员每人都有学校联系点,把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等看待、同步指导,并优先解决教育问题。城区学校对口扶助农村薄弱学校,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促进了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健全困难群体教育保障机制

  困难群体孩子受教育状况体现着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灌南县积极探索困难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着力保护困难群体孩子的受教育权利。一是实施孤儿助养工程。县政府依托已建学校举办“育才学校”,将全县适龄孤儿集中供养、免费就读,并为孤儿们的衣食住行提供家庭式服务。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实施农村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打造亲情交流互动平台,建设“留守儿童之家”。为全县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联系卡,开放课外活动空间,采取教师与学生结对、学生与学生结对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互助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思想、生活、学习上得到全面关爱。三是健全帮困助学机制。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立爱心助学资金,采取减、免、补、奖等多种形式资助学生。建立进城务工子女入学保障机制,实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户籍居民子女同等入学政策。建立“三残”儿童入学制度,保障其随班就读的权利。

  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提升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优质发展的核心。灌南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特色办学、完善督导机制,大力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机制。一是加强德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要求,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目标的“每月一事”和人格自尊、心理自强、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五自”教育等系列德育活动。二是深化课程改革。重点围绕减负增效,构建起以自学、交流、反馈为主要要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是推进体艺工作。积极推行“体艺2+1项目”,开足开好体艺课程,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节和艺术节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推进特色办学,提升发展内涵。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以规范办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发展性评价,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的全覆盖,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高。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副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