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苏庆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两个百年”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鲤城区作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泉州的核心区,要更好地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在泉州新一轮改革中争当“排头兵”,加快建设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
抓好“科技金融”改革试点。国家级“金改区”建设刚刚破题,泉州市即把鲤城区列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改革试点。在去年创造多个“泉州金改第一”的基础上,鲤城区要进一步拓展政策空间、体制空间和发展空间,把“好牌”打成“好局”。一要着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探索发展“政府+银行+担保+保险”模式,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打通金融资本与产业对接通道;推进民间金融规范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融资担保、典当、民间资本管理等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加大“直接融资”工作力度,引导和支持22家上市后备企业、13家“新三板”后备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股改直接融资。二要着力完善创新驱动服务体系。引导企业革新技术、更新设备、创新管理,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小巨人”。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与中国电信四所、福州大学等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降低企业创新门槛和成本。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创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市场化提高科技“三项经费”配置效率。三要加快高新区科技金融、科技创新“两个中心”建设。以之为核心,促进金融、科技要素集聚,力争形成民间金融服务专业化综合化特色,打造泉州市区新的金融区。
推进产业创新转型。变革政企互动模式,逐步建立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的体制机制。工业方面,要巩固提升民营经济优势,继续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导入先进技术、现代管理等,促进单体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按照“抓龙头兴企业”要求,对32家龙头企业,实行有限资源重点配置,使之真正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对规模以下成长型工业企业,鼓励和引导其与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合作,依托龙头企业在品牌、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争取市场份额。服务业方面,全面推进“营改增”等改革,深入推进服务制造融合、“两化”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发展金融、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商贸市场等现代三产。文化产业方面,抢抓泉州全面启动“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机遇,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抓紧推进一批文化场馆、工业设计、创意、旅游等项目,大力培育文化与创意设计、传媒广告、休闲时尚、旅游服务等相结合的“第四产业”,加快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核心区”。
加快城市更新建设。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古城新区两翼齐飞,以“美丽社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结合棚户区改造、石头房改造,积极探索“三旧”改造多元发展模式,稳步扩大改造覆盖范围。积极探索合作更新改造模式,加快旧厂房改造。加快旧城区、旧村庄改造。紧抓泉州全面启动“古城复兴计划”时机,实施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及业态更新计划,加快古城繁荣复兴。促进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全面实施环境监管三年行动,积极开展近海流域、重点流域、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强造林绿化,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制止“两违”等工作,不断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
(作者为泉州市鲤城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