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练兵打仗两思谋
王 勇//www.workercn.cn2014-07-28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关于练兵与打仗的关系,一直有“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和“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两种观点。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对于深化训练改革、提高训练效益及打赢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练兵根本的、唯一的目的是提高战斗力,确保能打仗、打胜仗。练兵是自我提高,打仗是双方对抗,练兵必须着眼打仗,服从于打仗需要。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目的是为了打赢,但它的立足点是自身,看的是现在,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缺少或忽视了敌方状态,以及敌我对抗动态。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落后、战略战术陈旧、体系融合水平较低的一方,如果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又非要按自己的练兵方式打,无疑将自讨苦吃,其打赢信息化水平和体系融合程度较高一方的可能,几乎为零。

  反过来,“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对军事实力较强的一方是可行的,因为强者占有较大优势,可以依据优势设计战争,做到平时怎么练兵,战时就怎么用兵。在此情况下,弱者成为强者的实验品,战场成为强者的练兵场。二战早期的德波战争是这样,海湾战争中美伊对抗也是如此,骑兵战胜不了装甲,装甲赢不了“芯片”。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着眼点的是打仗,看的是未来、立足于未来打仗需要什么。它是一种理念的变化,用打仗这个目标、任务、需求来牵引训练,使练兵更具支撑力、针对性和目标感。一支军队的作战能力必须与其将来面临的战争、遭遇的对手以及国家的总体战略相适应。这里的“仗怎么打”包含多种含义:既可以针对较弱的对手设计战争,充分实现以强击弱;也可以针对较强的对手充分研究敌情、战场,力求克敌制胜。那种缺乏明确对手任务、对未来作战形态和样式若明若暗情况下的练兵,根本就是“盲人摸象”“自拉自弹”,可以说是和平时期最大的形式主义,不仅是无效的、浪费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

  “兵怎么练”容易组织,有方案可循、有经验可鉴;“仗怎么打”难以判断,兵无常势、战无定法。前者容易墨守成规、得过且过,后者必须超前预测、大胆创新;前者更强调作风,后者更需要智慧;前者容易被动跟进、亦步亦趋,后者更需要加强设计、掌握主动。一战后,苏联固步自封,坚信步兵仍是未来战场主宰,仅考虑用少数坦克配属步兵,练兵活动得过且过。德国的古德里安看到了坦克集群的价值,大力推进坦克集群作战训练,着眼的是未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国铁甲洪流、势如破竹,苏联则损失惨重。

  当前我军军事转型尚未完成,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必须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作战对手、对抗区域、作战方式甚至战争激烈程度、规模大小做出充分而大胆的预测预判。放眼看四海、冷静看威胁,注重战争设计、加强训练改革、创新训练形式。不搞那些只为完成训练任务,实质上却没有意义的、没有实效的训练,而是加强针对性训练演练,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练出的兵是打仗需要的兵,能够在关键时候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