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件文献-正文
在纪念余秋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14日)
刘延东//www.workercn.cn2014-11-15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举行座谈会,纪念余秋里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和学习他始终不渝的革命情怀和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余秋里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央军委原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余秋里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余秋里同志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革命洪流中,年仅15岁的余秋里毅然投身革命,参加农民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儒林赤卫大队,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5月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赤卫大队分队长、中队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红军学校第四分校连指导员,红军第二军团团政治委员,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和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9月参加长征。1936年3月,红军在云南省镇雄县得章坝,与追击的国民党军发生激战,余秋里同志率部英勇奋战,掩护全军撤离,左臂两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因处于紧张的行军、战斗中,伤口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他以惊人的毅力,强忍着剧痛,坚持随军北上。9月到达甘肃省徽县,因伤口严重恶化,不幸被截去左臂。11月,余秋里同志进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边养伤边学习,为其后来的革命生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余秋里同志出生入死,奋勇抗战。他历任军委总政治部直属政治处副主任、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五八旅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1939年,余秋里同志率独立第三支队开赴(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给敌人以沉重打击。2月,在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第四次围攻时,他带领三支队顽强奋战,取得了板家窝战斗胜利,一次毙伤日军80多人,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人民群众的信心,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在余秋里同志带领下,三支队放手发动群众,在雄县、霸县、固安、新城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此后,他率独立第三支队参加“百团大战”,率第三五八旅八团创建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革命根据地,1943年回师陕北守卫延安南大门。他创造性地进行“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群众性练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训练质量,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毛泽东同志称之为“突破历史的新创造”。1945年8月,他率三五八旅挺进晋西北,参加对日军的大反攻,连续攻克柳林、离石等城镇,歼灭了拒不投降的日伪军。

  解放战争时期,余秋里同志南征北战,屡建功勋。他历任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第一军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一军副政治委员。青海解放后,兼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青海省军区副政治委员。余秋里同志以身作则,深入连队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在晋绥和西北战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947年,余秋里同志针对部队中“解放战士”已占大多数的实际情况,开展以“诉苦三查”为中心的整军运动,进一步纯洁了组织,增强了军内外团结,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毛泽东同志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高度评价以“诉苦三查”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的伟大意义,新式整军运动随之向全军推广。他带领三五八旅英勇战斗,解放了黄陵、宜君、凤翔、宝鸡等地,在荔北鏖战中歼敌2.5万人,在西北战场上连战连捷。

  新中国成立之初,余秋里同志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开创了军队后勤工作新局面。他历任川西区党委委员、常委,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总财务部第一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他深入川西农村,充分发动群众,揭露、打击土匪和反动地主的破坏活动,打开了局面,加快了征粮的工作进度;他坚持从严治校,勤俭建校,培养了一批懂得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指挥员;他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军队节约开支的《十项措施》;他一贯重视政治思想工作,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为我军后勤工作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设时期,余秋里同志为国家石油工业和经济工作呕心沥血,贡献卓著。1958年2月,余秋里同志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次年9月,在大庆地区发现石油资源后,他以非凡的胆略和气魄,果断地提出调集全国石油系统的人力、物力,在大庆组织石油大会战,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此后,他兼任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工委书记,亲临前线指挥。1963年,大庆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余秋里同志开始把主要精力转向华北地区,开辟石油工业的第二战场。1964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石油部组织了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先后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辽河、任丘、中原等一批油田,彻底把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里。

  1964年12月,余秋里同志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1965年1月,中央决定由余秋里等同志负责组成“计划参谋部”,又称“小计委”。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余秋里同志带领“小计委”,集思广益、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历经8个月时间,编制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

  “文化大革命”期间,余秋里同志忍辱负重,日夜操劳,协助周恩来等同志抓经济工作。他坚持原则,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在遭受严重迫害、处境险恶的情况下,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协助周恩来等同志做了大量艰苦工作,先后配合李富春和李先念抓经济工作,使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能够继续运转。1975年1月,余秋里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他坚决支持邓小平同志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整顿。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使濒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恢复正常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余秋里同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积极组织引进宝山钢铁厂全套设备和一批大型合成氨、大化纤等成套设备,对壮大我国经济力量、提高现代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80年3月,中央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余秋里同志任主任。他按照中央的部署,主持编制《能源工业长远发展规划》,提出“实行能源的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他主持制定的节能措施,对克服能源浪费、缓和能源紧张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积极执行中央关于对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方针,多次深入煤矿、油田、电站进行调查研究,为稳定和增加石油、煤炭、电力产量提出了重要建议,获得了中央的认可。

  1982年5月,根据中央的安排,余秋里同志参加了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部分筹备工作。9月,余秋里同志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不久又任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副秘书长。他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卓有成效地研究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特别是政治工作的一些重大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后,余秋里同志退居二线,仍然心系国家发展,积极发挥余热,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同志们,朋友们!

  余秋里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

  我们要学习余秋里同志赤胆忠心、信念坚定的高尚品格,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入党那天起,余秋里同志就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念。对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无论多么艰巨,他都勇于承担,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战争年代,他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多次负伤,战功卓著。长征途中,他拖着伤臂爬雪山、过草地,度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192个日夜。事后有人问,是什么力量使他支撑着伤残的身体走完了长征?他回答说,就是靠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正是基于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他把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攻击和揪斗,他也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要对党、对人民负责,就是挨批、下地狱,也要把情况说清楚”,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和革命气节。我们学习余秋里同志,就是要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韧不拔地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们要学习余秋里同志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胆略和魄力,勇于和善于在艰难困苦中开创新局面。余秋里同志曾说,对一个国家来讲要有民气,对一个集体来讲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要有志气。这三股气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在组织石油大会战时,面对生产设备不配套、工业水源缺乏、公路不通、通讯不便等各种困难,余秋里同志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一掷地有声的口号,激励广大职工艰苦创业、顽强奋战,彻底改变了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余秋里同志临危受命,积极协助周恩来同志处理全国各地生产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紧急问题。当时,各地每天向国务院“求救”的电报少则几十封、多则几百封,余秋里同志不分昼夜地工作,千方百计维持生产建设。他鼓励有关同志胆子大一些、态度坚决一些,在困难面前挺直腰杆干。他们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周恩来和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的一些压力,减少了动乱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和破坏。我们学习余秋里同志,就是要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时时以大局为重,事事以人民为先,不怕困难,主动作为,披荆斩棘,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新的胜利。

  我们要学习余秋里同志实事求是、注重创新的工作作风,善于总结基层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大庆会战开始时,余秋里同志就提出,要高度重视和精心采集第一手资料,反复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试验,掌握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的客观规律。会战开始后,他提出一方面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发动群众多想穷办法、土办法。这些创造和经验成为大庆精神的重要内容,为克服各种困难、变劣势为优势起到了激励和推动作用。在主持编制“三五”计划过程中,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他提出要正确处理多快与好省的关系,积极与可靠的关系,工业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数量与质量、品种的关系,采用新技术与节约劳动力的关系,以及政治与业务的关系等。他还建议,工业布局不能太分散,要根据各行业的情况,结合起来布点。上世纪6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偏重于工业、对农业重视不够的问题,按照中央的要求,余秋里同志对湖北农业机械化试点进行认真调研,组织制定了农业机械化长期规划,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上了工作日程。后来,不管形势多么动荡,经济多么困难,余秋里同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学习余秋里同志,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汲取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尊重和用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改革创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我们要学习余秋里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始终不渝保持共产党员本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余秋里同志都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大庆石油会战时,他亲临前线指挥,住在废弃的牛棚里,与工人们同吃同干,倡导树立“三老、四严”的作风,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在国家计委工作期间,他带头树新风,到基层调研时住在办公室、吃在机关食堂。1965年在云贵川考察时,他对陪同人员说,“基层的同志很热情,情我领了,但规章制度不能违背,从上到下都不应该奢侈浪费,四菜一汤,量不过限,超则退席。”余秋里同志甘于清贫,淡泊一生,从不谋取个人私利,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少小离家,战争年代南征北战,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繁忙,50多年未能回过家乡,直到1983年在外地参加会议期间,才利用间隙回了一趟江西老家。他告诫亲属“在原则问题上,就是要六亲不认,我绝不做违反原则的事。”在与家乡干部座谈时他说,“在工作中,我只能从全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家乡谋利益,就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原则。”我们学习余秋里同志,就是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保持大公无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朋友们!

  余秋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先辈们孜孜以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