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室皆旧物 布衣好耕读
——追记水稻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团队与卢永根院士(左四)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资料照片)
卢永根院士(中)和徐雪宾教授(左)捐出毕生积蓄880余万元。 (资料照片)
“卢院士今年89岁高龄,是身边人所熟知的生活简朴的卢爷爷。但是,这个衣着简单、生活低调的人,却因2017年的一个举动,突然成了‘网红’。那年3月,他与夫人徐雪宾颤颤巍巍地抱着一个破旧的牛皮纸信封出现在华农校内一家银行,将10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学校账户,整整880多万元!这是两位老人毕生的积蓄,卢院士有一个女儿,但他选择把钱毫无保留地全部捐给学校……”
这个有关水稻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的小故事,是华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党林夕于今年7月1日在广东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所讲,听者无不动容。40多天后的8月12日凌晨,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牵挂他的人。患病期间,他亲手签订了捐赠遗体志愿书,希望以一名院士的身份作最后的医学科普,把身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研究。
他无数次说,要把一生献给祖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他入党70周年之际,他圆满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赤诚的爱国情怀
卢永根为什么会如此慷慨?这还要从他最初的人生选择说起。
卢永根在香港出生长大,父亲是英国律师行的一名高级员工,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中西方综合教育。但在1941年,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时,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父亲将几个儿女送回老家广州花都乡下避难。在花都,卢永根经历了东躲西藏、衣食匮乏的逃难生活,目睹了日军的凶残暴行。从小经历流离苦难,激发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念高中时,他作出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选择: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在港前途更好的英文学校,选择在中文学校就读。受学校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1947年,他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他在香港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党员”。
期间,卢永根考入岭南大学就读。经历全国院系调整后,他来到华南农学院,与一生的恩师——华南农学院第一任院长丁颖教授相遇,毕业后更成为丁颖开展水稻研究的得力助手。丁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留学海外,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有“中国稻作科学之父”的美誉。
丁颖是院长,卢永根是学生,年龄相差40多岁。可是,卢永根却成功说服当时已68岁的丁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产生巨大反响。对此,卢永根曾回忆,与老师的这份“忘年交”友谊一直暗含着一份默契:“学术上,您是我的老师,是我的领路人,但在政治上,我是先行者,是进步青年,我要告诉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信仰。”
这一信仰在卢永根看来,必须终生践行。
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曾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留美期间,在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卢永根却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是啊,如果他一走了之,丁颖老师毕生收集托付给他的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将何去何从?他这一走,这个领域的研究又要多少年才能赶上其他国家?
卢永根回到了祖国。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水稻育种专家也选择回国报效祖国。卢永根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学家。2017年,他的学生刘耀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被传为佳话。
近年来,卢永根长期卧病在床,无法正常参加党支部的活动。在他的要求下,一个特殊的临时党支部在医院病房成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卢永根身体虚弱,但坚持全程参与学习和讨论。他说自己心情很激动,仿佛回到了刚入党时的那一刻。
卢永根去世后,他的遗孀——华南农业大学离休教授徐雪宾,将装有1万元的信封交给学校党委,这是卢永根生前嘱托她转交的特殊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