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情缘结水稻
在广袤的大地上,农民的生活曾经十分艰辛,靠天吃饭。如何提高水稻的育种品质?这是卢永根毕生研究的课题。
在党林夕看来,水稻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性研究曾经很缺乏,基础研究又很难出成果,卢永根却选择啃下这块“硬骨头”,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常不易。
据他回忆,老校长卢永根常常像普通农民一样,挽起裤腿,赤脚走在农田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寻找水稻的祖先“野生水稻”,跑遍了广东、海南和江西。
野生稻的收集十分困难,要么在山区,要么在荒芜的沼泽地,但卢永根从不放弃。有一次,已经70多岁高龄的卢永根带队去广东清远一座荒山采集野生稻,爬到半山腰,已是体力不支,但他仍坚持要上山,学生们只好连搀带扶,架着他慢慢往上爬。山路崎岖陡峭,好不容易才爬到山顶,学生们想让他先歇一歇,他却说:“找!赶紧找!”
幸运的是,最终找到了宝贵的野生稻。亲眼见到野生稻的生长环境,疲惫不堪的卢永根异常激动。他俯下身紧紧握着稻穗对学生们说:“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你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
就这样,长期奋战在农业科研一线的卢永根,在水稻的遗传资源、经济性状遗传、雄性不育遗传、杂种不育性遗传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协助丁颖院士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期间,卢永根随丁颖奔赴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考察了各地的水稻品种、性状和栽培方法。丁颖病逝后,卢永根勇挑重担,牵头完成了后续研究工作。他保存下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稻种,后来逐渐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1978年,卢永根主持完成了《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成为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最重要的参考书。他所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创新学术观点,被业界认为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他还带领研究团队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卢永根不仅是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1983年,卢永根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开启了近12年的校长生涯。期间,他借助从国外学习的经验,大刀阔斧地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
华农原校办主任卢吉祥回忆,担任校长期间,卢永根顶住压力,破格晋升了“华农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通道。
1987年,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破解了人才断层困局,打破了论资排辈风气。如今,这些当年被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已成长为政界、学界的优秀人才,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等。
“在那些难以被人看见的日日夜夜,他逐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铺就了道路。”骆世明深有感触地说。
满室旧物慷慨捐资
在少年时缺衣少食的逃难生活中,卢永根曾接到父亲特意捎来的亲笔家训:“身劳苦学”“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儒者半为农”,这些家训他终生铭记。他不在乎名,不在乎利,但求这一生有意义。
2017年3月,卢永根撑着孱弱病躯和夫人将毕生积蓄8809446.44元全部转入华南农业大学账户,设立教育基金。他叮嘱,“这笔捐款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嘉奖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资助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前来讲学交流”。
“10多个存折,每笔转账都需要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1个半小时。然而他们做出这个捐赠决定究竟考虑了多久?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一切仅发生在几秒钟之内。”党林夕在事迹报告会上动情地说,当时,卢院士病重,与夫人商量后事安排时,他就说了一个字:“捐!”夫人马上懂了,立刻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一年,卢永根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地节约,以至于让他获得了“布衣院士”的称号。
卢永根的同事回忆,他的家中一直在使用上世纪80年代的旧沙发、旧铁架床、旧电视,虽年事渐高,却一直住在没有电梯的五楼居室。入院治疗前,他几乎每天最早赶到办公室,忙碌地做科研、回邮件。到了中午,他拎着一个铁饭盒去学校饭堂,和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再慢慢地将饭菜吃干净。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卢永根总会善意提醒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
晴天,他戴着遮阳帽、背着挎包,在葱郁的校道上安然地等公交车;雨天,他卷起裤腿,蹚着雨水往家走……他成了校园中的一道风景线,让人难以忘怀。
正是这道朴实的风景线,给予了很多人希望。党林夕说,一直以来,卢永根都通过各种途径去帮助困难学生,帮他们改变命运。看到学生刘向东有机会去香港进修,但因经济困难而顾虑重重,卢永根便借钱给他,并提供行李箱等用品,鼓励他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他甚至把广州花都祖辈传下来的两家商铺赠予当地小学作教育基金,至今,该基金已资助师生近3000人。